李大成在香港社福界廣為人熟悉,多年來關注綜援、劏房等基層問題,隨著港區國安法實施,公民組織逐一被迫解散,向來為基層爭取權益、批評政府政策不足的李大成,亦感到活在紅線下的危機,終被迫匆匆離開自己努力半生的城巿,移英重啟人生下半場,從前在港服務新來港移民,現在善用過去前線經驗,在英服務新移英港人。
人工智能(AI)浪潮席捲全球,作為打工仔的你又有否感受到威脅?美國荷里活去年迎來63年來首次演員及編劇工會聯手「雙罷工」,抗衡AI搶飯碗。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酒店工會憂慮僱主逐步以AI取代真人,去年底亦一度醞釀罷工。AI蠶食職位的問題陸續浮現,有研究更指,香港將是全球最受AI影響的地區,近30%全職職位或會被AI取代。潮流不能逆轉,如何與AI共存,已成勞動市場一大重要課題。
上星期六(1月27日),我們出席了英國各大工會聯合發起大遊行,抗議英政府立法反罷工。是次遊行於具抗爭歷史意義的Cheltenham舉行。約5000名來自全國各地工會成員前來參加,顯示不向惡法低頭的決心。
受通脹與生活成本大增影響,英國自2022年中進入「憤怒之夏」,罷工浪潮一浪接一浪,皇家郵政、教師、NHS醫護、公務員到火車司機接連發動工潮,爭取合理待遇﹐甫踏入2024年,英國醫學會又號召初級醫生罷工爭取增薪。罷工權是工人基本權利,然而英國保守黨政府去年強行通過俗稱「反罷工法」的《罷工(最低服務水平)法》,要求醫療、鐵路、教育、消防、邊防和核能這六個行業維持最低服務水平,變相削弱工人合法罷工權的保障。英國公共與商業服務工會西南分會將於本月27日發起捍衛罷工權遊行集會,抗議惡法蠶食勞權,獲英國總工會(TUC )在內多個勞工團體響應及支持。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今日(1月23日),就中國(包括香港)的人權狀況進行普遍定期審議(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UPR),這次是港區國安法實施以後首次進行。政務司長陳國基以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身分出席會議,他在會上表示隨着《香港國安法》貫徹落實和選舉制度經過完善,香港「在動亂中惶恐度日已成過去」,社會治安回復穩定,香港已重回正軌。不過,在會上不少國家代表均質疑香港人權狀況,並要求廢除國安法,停止迫害人權捍衛者。
半生在英國服務華人,資深社區組織者林懷燿說:「我在華人社區工作四十多年,華人社區生態對我來說以四個字便足以形,就是:『一潭死水』,每當有人出來爭取社會公義,僑領便隨即出手打壓,這方面我可給你無數例子,情況令人窒息。這幾年香港人來到英國,香港人的Be Water正沖擊上一代的華人社區,希望能將這潭死水沖活。」 他希望香港人與同樣遭受迫壓的社群連成一線,爭取權益,更寄語香港人不要被生活消磨至冷待社會,要繼續發揮香港人精神,毋忘初心,對抗極權。
香港人來到英國打工,人生路不熟,需要重新適應的事情實在不少。有時急於搵工,未清楚細節便上班,更可能弄得焦頭爛額。防身有術,如能在開工前認識多些英國的職場規則及勞法知識,自然可減少日後煩惱。以下試為大家介紹開工前要注意的八大事項:
英國政府上周宣布,明年4月將國民生活工資( National Living Wage)由現時每小時10.42鎊(101.8港元)增至11.44鎊(111.8港元),增幅9.8%,涵蓋範圍由現時的23歲及以上僱員,擴大至包括21至22歲全職人士。英國在1999年設立最低工資制度,每年調整一次工資水平,到2016年更推出國民生活工資,作為25歲以上勞工之最低工資率,國民生活工資與入息中位數掛勾。由2011年到明年,英國最低工資上升88%,反觀香港自2011年推行最低工資至今,工資水平只增加43%,兩地增幅相差逾一倍。港府遲遲未肯落實最低工資一年一檢,令基層僱員工資長期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