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內容: 23條推極權統治 港人促英國反制跨境鎮壓 | 國際連結 | 勞權活動 | 香港勞權快訊 立法一周年:23條推極權統治 港人促英國反制跨境鎮壓 《基本法》23條立法一年,港府將惡法與《港區國安法》結合,成為打壓異見的政治工具——延長監禁民主派人士、鎮壓悼念六四及異見者聲音、透過撤銷護照及凍結資產跨境迫害海外異見者,將香港進一步推向極權統治。 23條惡法對人權的威脅亦蔓延至海外,我們與19個在英港人組織、人權組織參與由國際特赦組織英國分會發起的聯署,要求英國政府採取行動,對抗中共跨境鎮壓,保障在英港人安全。聯署指,港府透過通緝、凍結資產、威脅親屬等方式打壓流亡海外人士,嚴重違反國際人權公約。團體促請英國政府制定應對策略、設立舉報機制、確保執法部門採取行動,並透過國際機制向中國與香港政府施壓,廢除惡法,抵制極權擴張。 國際連結 國際運輸工會為吳敏兒發聲 籲關注專制國家下被囚工運人士 國際運輸工人聯盟(ITF)於世界社會公義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香港政府打壓工會運動,並聲援因參與2020年民主派初選被判囚四年五個月的前職工盟主席吳敏兒。ITF秘書長Stephen Cotton 指,「對工會人士的打壓,就是對我們所有人的攻擊。」 ITF明確要求立即釋放所有被不公義監禁的工會人士,包括吳敏兒,並敦促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採取具體行動,制止港府持續打壓香港獨立工會。 勞權活動 三八婦女節行動|聲援余慧明、吳敏兒、鄒幸彤及所有女性政治犯 三八婦女節是紀念女性為平等與普選權抗爭的歷史。今年三月八日,我們與多個在英團體,包括Workers Against the
於基本法第23條立法一週年的今日(2025年3月19日),香港勞權監察與19個在英港人組織一同參與由國際特赦組織英國分會(Amnesty Internaional UK)發起的聯署行動,去信英國首相施紀賢要求英國政府採取實際行動,對抗中共政權跨境打壓在英港人社群。
港府於去年3月19日在立法會火速通過《基本法》第23條《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稱23條),並與《港區國安法》結合,成為打壓異見的武器。政府以「國家安全」之名行獨裁鎮壓之實,剝削獄中民主派人士行為良好減刑的權利、拘捕悼念六四者,甚至跨境迫害海外異見人士,將香港進一步推向極權統治。
港11萬平台工人無保障 立法保障刻不容緩 香港外送平台戶戶送(Deliveroo)日前宣布撤出香港,承諾200名受僱員工可獲高於法定的遣散費補償,但「同人唔同命」,約一萬名為戶戶送效力的外賣員,無論年資多長,均不獲任何補償安排。公司僅回應指所有外賣員均為自僱人士,意即他們不受勞工法例保護,將連最起碼的法定補償金也無法獲得。外賣員權益關注組指不少外賣員已為戶戶送工作逾兩年,符合《僱傭條例》中俗稱418的「連續性僱傭合約」規定,理應享有遣散費、法定假日薪酬及工傷賠償等僱傭福利。事件再次暴露平台工人欠缺保障問題,港府應立即立法保障全港11萬的平台工人權益。 法庭裁決不一:同為平台工人為何待遇迥異? 在法例無清晰界定平台工人身份及權益的情況下,工人遭剝削時,若勞資雙方調解失敗就唯有訴諸法庭,依賴法庭裁定平台工人的就業身份。但近年,香港法庭對平台工人身份的判決並無一致定論,進一步導致勞工權益受損。去年,「Zeek斑馬到家」六名司機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欠薪,法庭以平台對他們的工作模式具有高度控制權為由,裁定司機為僱員。然而,在另一宗戶戶送外賣員工傷索償案中,區域法院卻裁定外賣員屬自僱人士,無權獲得工傷賠償,並需支付28萬元訟費。同為平台工人,卻因法律模糊地帶遭受截然不同的待遇,顯然不公。 長期以為,平台工人的權益未受重視,外界不斷有聲音要求政府修例捍衛平台工人權益,但政府拖拉超過三年半仍未交出方案。去年11月立法會辯論有關保障平台工作者的議員議案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曾稱,平台公司與工作者之間的合約條款不一,以一刀切方式界定身份未必適合,當局將透過統計處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以及與平台工人的網上調查工作等,擬定適合香港的政策,預計今年首季完成相關工作,並向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匯報結果。本月24日,委員會將正式討論數碼平台工作者的保障。 國際經驗:英國、台灣改革 全球多國已開始修法保障平台工作者,確立其僱員身份。歐美及新加坡近年已陸續修例加強平台工作者權益。英國去年提出《僱傭權利法案》,計劃引入保證工時制度,讓零工時合約工人可轉為固定工時,並要求僱主合理通知值班時間,若臨時取消或縮短工時,工人可獲補償。法案料惠及約100萬名工作者 ,當中75%為兼職工人,包括平台工作者,料今年內完成立法程序。 台灣則至少六個城市已制定保護外送員的法例,如台北與高雄, 兩地先後於 2020年3月及2024年8月頒布相關法例,要求平台公司為外送員提供工傷保險、舉辦培訓課程及在惡劣天氣下暫停外送服務。當局在去年10月更透露,計劃為電單車外送員建立更標準且透明的外送收費架構。
今期內容: 政府修訂《職工會條例》 踐踏工會權利 | 勞權透視 | 國際連結 | 活動回顧 | 香港勞權快訊 不容以國安為藉口 踐踏工會權利 特區政府就《職工會條例》提出修訂,我們強烈譴責修訂,並要求立即撤回。修例嚴重侵犯工會權利,違反《基本法》及國際勞工公約: 工會受嚴密政治監控 接受外國資助須申報及批准 禁止工會加入「境外政治性組織」,定義含糊,或涵蓋人權團體 政府可無手令進入工會,取用財務、會員及會議資料 2. 終身剝奪結社自由 曾違國安法者終身不得發起成立工會及成為工會理事 3.
在極權政權的高壓下,勞工運動不僅是爭取權益的鬥爭,更是對民主與自由的堅持。來自白羅斯、緬甸與香港的流亡工運領袖,於上周舉辦的網上研討會中分享他們如何在專制壓迫下奮鬥,並強調國際團結對工人運動的重要性。
在極權政權的高壓下,勞工運動不僅是爭取權益的鬥爭,更是對民主與自由的堅持。來自白羅斯、緬甸與香港的流亡工運領袖,於上周舉辦的網上研討會中分享他們如何在專制壓迫下奮鬥,並強調國際團結對工人運動的重要性。
新年剛過, 香港接連發生嚴重工業意外,令人痛心。啟德地盤棚架倒塌、驗船師墮海喪命,接連奪走寶貴生命。2023年,港府修例加重刑罰,冀減少工傷事故,然而過去一年最少23人因工業意外死亡,數字與往年無異,職安健傳票的平均罰款僅8,700元,與2022年幾乎一樣,修例阻嚇力備受質疑。
中國政府向英國申請興建超級大使館,預計規模是現時大使館十倍以上,一旦獲批建成,將成為全歐洲最大規模的中國領事館。事件擾攘持續逾兩年,引發社會爭議,但遺憾地,討論的焦點只集中於該地段的空間規劃問題,例如大型示威會否對附近居民造成滋擾,及該地段的道路設施能否消化大量人流等,但對於隱藏在背後影響更為廣泛深遠的人權問題,卻未見獲得足夠關注。近年中國政府日益猖獗地進行跨境鎮壓,更經常透過海外設立的機關執行秘密政治任務,特別是針對海外異見人士進行跨境鎮壓,在考慮是否支持興建超級大使館之時,我們真的可以對此視而不見嗎?
追新聞在2025年1月31日報導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蒙兆達出席由香港自由委員會(CFHK)舉辦的農曆新年招待會,會上與英國多名跨黨派國會議員會面。你可以做按此閱讀報道(只有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