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418僅1.1萬兼職工受惠 4大檢討方案中最不符工人福祉

立法會於本周三(6月18 日)三讀通過僱傭條例修訂,將「連續性合約」門檻由「418」改為「468」,僱員4個星期工時合計達68小時,將可享有各種法定勞工福利。港府在2013年開始檢討有關《僱傭條例》連續性合約的規定,經過逾10年時間卻得出一個僅11,400人受惠的爛方案,當年政府提出四大立法方向諮詢勞顧會,其中按比例計算僱傭福利,估計有逾20萬僱員得益,既公平而又合乎員工福祉,但政府卻把頭埋在沙堆中,最終選擇了最少人得益的方案。

有汗出無糧出|欠薪罪行越判越鬆手 去年平均罰款2,865元創3年新低

近日結業的海皇粥店,有員工踢爆公司指自去年一直拖糧, 打工仔最怕有汗出無糧出,政府多年來對外聲稱嚴打欠薪罪行,但據勞工處數字顯示,去年欠薪判處的罰款,平均每張傳票僅為2,865元,金額屬近3年最低,最高罰款金額的定罪傳票亦只是罰10,000元,僅及現行法例最高罰款35萬的2.9%,同樣創3年來新低。

結業潮|破欠基金料今年虧損逾億 餐飲建造發放款項較兩年前增近兩倍

開業33年的海皇粥店(5月7日)宣布全線結業,公司發信全體員工建議他們向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索償,約八十名員工被拖欠超過800萬元薪金及解僱補償。經濟不景,企業倒閉潮不絕。勞工處數字顯示,餐飲服務活動向破欠申請的個案已連續三年登上榜首,而去年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向餐飲服務活動及建造業發放的特惠款項,分別達4,550萬及4,360萬元,較前年分別增加30%及91%,較2022年更有近兩倍增幅。 申請個案激增,基金入不敷支,上個財政年度截至2月已錄得2,410萬元虧損,在經濟大吹淡風下,政府預料今個財政年度虧損更會增加3.7倍至1.131億元。

工殤紀念日|提高罰則兩年成效不彰   致命工傷定罪最高僅罰12萬

過輕的問題,至今仍遭詬病。最新數字顯示,新例由2023年4月28日生效以來,截至2月底,勞工處就25宗工業意外引用新例提出檢控,其中4宗已完成法庭程序並定罪,涉及16張定罪傳票,最高僅罰12萬元.僅佔新例最高罰則300萬元的4%  。在過去三個財政年度,針對致命工業意外的定罪傳票,每張判處的平均罰款一直維持在2萬多元,未見顯著提高,修例阻嚇力明顯不足。

港府盲目輸入外勞 半年批准個案激增134% 拒絕率僅0.31%

港府懶理個別行業失業率激增,繼續盲目輸入外勞,近月「盲批」情況更變本加厲。最新數字顯示,2024年下半年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批准4,020宗申請,較同年上半年大幅上升134%。有負責審批外勞申請的勞工處員工爆料,指管方為達績效指標(KPI),每名員工每月處理個案數量倍增至40宗,被迫對充滿水份的個案隻眼開隻眼閉,把關形同虛設。勞工及福利局最近答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透露優化計劃2023年年9月4日起推行,截至今年2月28日 ,有35宗外勞申請被拒絕,佔同期接獲11,342宗申請的0.31%。

RFA|港勞工處職員爆料批大量引入大陸勞工 為求KPI員工成「跑數機器」壓力爆煲

RFA在2025年4月4日報導香港勞工處內部員工爆料,指為達管理層的KPI,每人每月處理大陸勞工個案數量倍增至少40單,「交貨」限時縮至1至3個月,「同事幾乎要日日OT廢寢忘餐」趕工,淪為「跑數機器」。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蒙兆達回應指:「因為不但維護打工仔權益的勞工處職員都被剝削,自身難保,更令人擔憂的是,把關變得得過且過,導致有更多的缺口,令到無良僱主濫用計劃,製造更多廉價勞工,亦令本地打工仔飯碗不保」。他又指出,這禍根正正在於香港民主、公民社會瓦解,「所有人都淪為政治打壓底下的犧牲品」。你可以做按此閱讀報道(只有中文)。

港府懶理本地年青人失業 反推內地青年來港就業

香港青年失業率長期高企,最新數字達6.1%,較整體失業率高一倍,但港府卻一於懶理,反而在今年度「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增設內地青年來港就業安排,容許聘請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城市工作的機構,安排相同數目的29歲或以下內地青年來港。聘用機構無需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內地青年亦無需工作經驗證明,只需具學士學位便可輕鬆來港就業。政府打著促進人才交流的旗號,卻在本地青少年失業問題嚴重的情況下,無條件引入內地青年,無疑令青年失業問題雪上加霜。

從修指引、改組、註銷資格到行政干擾
專業界別遭全面整肅

記協籌款春茗屢遭酒店以不同藉口突然取消;前獨立社工劉家棟接獲社工註冊局警告信,指他不可在社交媒體自稱「前社工」。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港府透過行政、法律及政治手段, 不斷收緊對專業界別的控制, 從社工註冊局的政治清算、教育界的整肅,到新聞界的審查壓制,政府逐步削弱各專業群體的自主性,使其喪失獨立發聲的空間,形成寒蟬效應。

香港工業意外去年奪23人命,修例成效存疑

新年剛過, 香港接連發生嚴重工業意外,令人痛心。啟德地盤棚架倒塌、驗船師墮海喪命,接連奪走寶貴生命。2023年,港府修例加重刑罰,冀減少工傷事故,然而過去一年最少23人因工業意外死亡,數字與往年無異,職安健傳票的平均罰款僅8,700元,與2022年幾乎一樣,修例阻嚇力備受質疑。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