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支持最低工資一年一檢嗎?」多數意見表態支持 政府諮詢無限輪迴重覆問 

每兩年才檢討一次的最低工資,多年來被轟嚴重滯後。香港政府在4月底完成最低工資檢討機制首階段諮詢,大部分意見力撐將最低工資檢討周期縮短至每年檢討一次。民意方向清晰,但港府在日前開展的第二階段諮詢,竟又重覆要求公眾表達是否同意將最低工資改為一年一檢,問題似是無限輪迴,但相信打工仔答案只得一個,就是最低工資一年一檢盡快落實,不容再拖。 

【五一勞動節】最低工資今增至40元跑輸通脹 受惠人數少 一年一檢未有時間表 

今日五一勞動節,香港法定最低工資由時薪37.5元加至40元,加幅6.7%看似不俗,但由於最低工資已四年未有調整,換言之每年平均僅加1.6個百分點,即大約6毫子,追不上過去四年累積通脹之餘,受惠人數僅58,600人更是歷次檢討中最少。  最低工資2011年實施,當時時薪28元,已遠遠低於工會要求的33元。最低工資推行12年,每兩年一檢,至今先後六次檢討,2021年檢討後未有任何調整,時薪37.5元的最低工資已實施四年,到今日才增至40元。  40元可以買到甚麼?一份麥當勞套餐?四両新鮮豬肉?還是十六分之一張迪士尼樂園門票?勞動何價?據香港統計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反映基層消費模式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在過去四年累計升幅7.5%,表面上雖只是略高於最低工資加幅,但不要忘記,我們在最低工資被凍結四年期間,通脹仍然是每個月持續上升,低薪一族在過去四年要硬食物價飛漲,但人工隨時一毫子無加過。  統計處在3月底發表《2022年收入及工時按年調查報告》,揭示去年5月至6月時薪低於40元有58,600人,未計近一年數字上的變動,今次最低工資調整僅有不足六萬人受惠,創歷次檢討新低,相比之前幾次調整,有90,400至273,800人受惠不等,今次調整對基層的保障顯得更為乏力,也反映最低工資水平的釐定完全與市場脫節。  最低工資長期滯後,檢討機制是罪魁禍首之一。過去12年,勞工界一直爭取將最低工資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但政府一直充耳不聞。等了又等,最低工資委員會今年三月宣佈就最低工資檢討機制進行公眾諮詢,包括研究應否保留現行檢討方式、應否將最低工資水平與特定指標掛鈎等,諮詢期4月底已完結,但勞工處助理處長何錦標早前表明,最低工資委員會十月才向政府提交最低工資檢討報告,是否一年一檢目前言之尚早。最低工資一年一檢,打工仔還要等多久?  最低工資調整受惠人數  實施日期  最低工資  受惠人數  2023年5月1日  40元  58,600  2019年5月1日  37.5元  91,900  2017年5月1日  34.5元  90,400  2015年5月1日  32.5元  170,500  2013年5月1日 

香港物價冠絕全球 最低工資卻是包尾 

最低工資系列 一|香港物價貴絕全球,但工資卻未必高過人家,我們比較了多個地方的最低工資金額,發現香港水平大幅落後。香港最低工資分別較倫敦低一倍、紐約低兩倍及日內瓦低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