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爭議的輸入外勞新政策,引起香港社會極大迴響,相繼有建造業外勞投訴遭受無良僱主剝削,包括中介公司中間食價、強迫加班不獲補水、支付遠低於合約的黑市工資等,手法層出不窮;與此同時,亦有業內本地工人投訴,市道不景工程量大減,失業吊鹽水情況已陸續浮現,抱怨政府仍然大量輸入外勞,猶如雪上加霜。
2024年法國國會大選,出現了出乎意料結果,左翼聯盟力壓極右派。 依所得席次:第一是泛左聯盟「新人民陣線」(下文簡稱NFP),第二是總統陣營「在一起」(Ensemble,下文稱總統陣營),第三是選前民調高企且挾著歐洲議會勝果卻翻車的極右「國民聯盟」(下文簡稱RN)。究竟是甚麼因素令選情勢如破竹的RN情勢急轉直下?本文將作分析。
近日英國多地的極右翼反非法移民示威持續,部分針對清真寺及收容難民的酒店,多場示威演變成騷亂,出現搶掠及縱火,至今近400名示威者被捕。首相施紀賢強烈譴責示威者針對穆斯林和難民是極右暴行,會全力將參與者繩之於法。面對極端右翼暴行,英國各大工會包括工會聯盟(Trade Union Congress, TUC) 、公共服務工會(UNISON)、全國鐵路、海事及運輸工會(National Union of Rail, Maritime and Transport Workers,RMT)、公共及商業服務工會(Public and Commercial Services Union,PCS)等紛紛表態,譴責一切針對移民的恐嚇及暴力行為,部分工會支部更積極組織會員參與對抗種族主義的示威集會。
2019年香港政府宣佈修訂《逃犯條例》,為香港帶來史無前例的災難。面對暴政,香港人前仆後繼捲入抗爭,五年前的今日,35萬人響應網上號召參與8.5大罷工,在港九新界七區集會締造歷史。罷工是打工仔最強的武器,這次跨行業的政治罷工,有別於過往因勞資糾紛而發動的罷工,數以十萬計市民為履行公民責任,無懼秋後算帳,齊心站出來,寫下香港抗爭史上重要一頁。
五年後的6月12日,大家對警方在夏慤道一帶向正在和平集會的巿民,發催淚彈、布袋彈及橡膠子彈仍歷歷在目。609、612、721、831……這些看似沒有意義的數字是香港人心底的痛,牽扯出五年前那個為自由吶喊的夏天,那場波瀾壯闊的逆權運動。2019年香港政府宣佈修訂《逃犯修例》如打開潘朵拉盒子傾覆香港,數以百萬市民上街反惡法,全個社會每個階層捲入參與,自6.17發起首場三罷,為期逾一年的反送中運動,前後共發動過最少五次大型跨行業罷工,其間不同行業均有新工會成立,團結勞工聲音,開拓工運戰線。
李旺陽,中國獨立工會運動的先驅,原為玻璃廠工人的他在1983年組織「邵陽市工人互助會」,1989年當全球的鎂光燈聚焦在知識份子與學生身上,中國各地的工人亦組織起來反暴,李曾帶領工人聲援民運,六四屠城後未有退縮,繼續抗議中共血腥鎮壓﹐6月9日被捕,先後被囚逾廿年。李旺陽的名字生前從不響亮,直至2012年接受訪問談六四血案、控訴中國黑獄後「被自殺」,他的名字才被世人記住—「六四硬漢」李旺陽,那個為民主就算砍頭也不回頭的工運領袖。
追新聞於2024年5月1日勞動節提及香港勞權監察於4月底發表《2023年香港勞工狀況》報告,指過去3年有超過200個工會被迫解散,工會規模亦明顯縮小,工會平均會員人數減4成,只得或少於50名會員的「蚊型工會」數目則由287個增加至813個。你可以做按此閱讀報道(只有中文)。
勞動節將至,今年五一世界各地如常有遊行示威,為打工仔爭取權益,唯獨香港例外。本港兩個建制派工會工聯會及勞聯表明今年再度棄辦五一遊行,其他獨立工會亦脅於政治形勢未有申辦遊行。今年是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首個勞動節,特首李家超聲稱立法讓香港可以昂首闊步在由治及興大道上全速前進,但一個連勞動節遊行也容不下的社會,到底是向前邁進還是開倒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