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員薪酬調整報告:薪金凍結、最低工資變擺設!香港打工仔注定「越做越窮」?

回歸 28 年,香港企業與食肆接連執笠,經濟寒冬籠罩全城,但李家超仍「離地」高呼香港經濟「由負轉正」。香港勞權監察最新報告指出,回歸至今,打工仔實質薪金平均每年僅增長 1.4%,遠遠落後於企業不斷積累的巨額利潤。過去 13 年來,最低工資的實際購買力僅上升約 1%,幾乎完全停滯。面對香港經濟環境越趨嚴峻,基層打工仔只會「越做越窮」。

踢爆孫玉菡擘大眼講大話 飲食業外勞數字較行業失業人數多七成

2025年僅半年,香港已至少有 23個連鎖餐飲品牌及知名食肆全線結業,繼海皇粥店後,具41年歷史的大班麵包西餅亦突然結業,欠薪超過1,600萬元。香港失業率持續上升,外界要求暫停輸入外勞的呼聲高漲,但政府置若罔聞,堅拒叫停現行輸入勞工計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更表示,目前透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在港的工作在外勞約有25,000人,佔勞動人口不足1%,對香港失業率影響輕微。不過,事實卻是,「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連同「行業輸入勞工計劃」推行近兩年以來,政府已批出逾86,000名外勞來港,其中重災區飲食業批出的外勞人數最少有22,597人,較目前行業失業人數13,100人,還要多出逾七成,對個別行業來說,根本並非如孫局長所言影響輕微。

追新聞|香港經濟|報告指30歲以下勞動人口六年銳減逾四分一 藍店海皇粥店全線結業

追新聞在2025年5月8日報導香港勞權監察發表的《2024年香港勞工狀況》報告,報告指香港的勞動力市場過去數年急速變形,大量年輕人流失,但年長勞動力人口不減反增。報告質疑港府的輸入人才計劃只為盲目跑數達標,部份所謂「專才」並非填補香港所需;又批評當局以國安法打壓工會生存空間。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蒙兆達表示,近年香港大量人口外流,源於威權主義管治觸發社會信心危機,但特區政府反而變本加厲,在國安法之上再強行實施23條立法,「有如在流血未止的病人身上插上尖刀」,他指隨着香港經濟走下坡,失業問題惡化,政府混亂失衡的人力政策,只會進一步激化民怨和社會矛盾。你可以做按此閱讀報道(只有中文)。

紐約市數碼平台外賣員成功爭取最低工資167港元 香港仍原地踏步

香港平台外賣員一般被視為自僱人士,勞工保障無緣問津,在美國的紐約市,同是外賣車手,近年卻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國紐約市長 Eric Adams 宣布,由 4 月 1 日起,紐約市超過六萬名數碼平台外賣員的最低工資將按通脹調高至每小時 21.44 美元(167港元)。紐約市是全美國首個為數碼平台外賣員設立最低工資的城市,讓長期被忽視的外賣員終於獲得更合理的薪酬保障。

港府盲目輸入外勞 半年批准個案激增134% 拒絕率僅0.31%

港府懶理個別行業失業率激增,繼續盲目輸入外勞,近月「盲批」情況更變本加厲。最新數字顯示,2024年下半年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批准4,020宗申請,較同年上半年大幅上升134%。有負責審批外勞申請的勞工處員工爆料,指管方為達績效指標(KPI),每名員工每月處理個案數量倍增至40宗,被迫對充滿水份的個案隻眼開隻眼閉,把關形同虛設。勞工及福利局最近答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透露優化計劃2023年年9月4日起推行,截至今年2月28日 ,有35宗外勞申請被拒絕,佔同期接獲11,342宗申請的0.31%。

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名 簽令打壓聯邦工會 終止集體談判權

繼大舉裁員後,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四(3月27日)簽署行政命令,進一步打壓聯邦工會,以國家安全為由,全面終止工會的集體談判權,影響逾百萬聯邦政府僱員。國際以至美國工會強烈譴責此舉,指是對反對特朗普施政工人的政治報復,並指這種對工人基本權利的剝削,民主社會無法容忍。

/

報告:港府擴大輸入外勞一年半 外勞數字颷升23倍 香港勞權監察呼籲政府立即停止擴輸外勞計劃

過去一年半,港府在無公眾諮詢的情況下,強推三個「行業輸入外勞計劃」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導致輸入外勞數字暴增23倍,從過去每年約 3,100 人,激增至至少 71,000 人,相當於本港約65%失業人口。這場由政府一手造成的勞動市場震盪,正在嚴重衝擊本地工人,「重災區」如建造、零售及飲食業等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急速上升。

1 2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