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打工仔的你,總會試過下班後收到老闆的奪命追魂call,又或者被上司的電郵及短訊疲勞轟炸。放工後收到訊息「已讀不回」在香港彷彿是死罪,但在外國已有不少國家立法保障員工下班後的「離線權」(The right to disconnect),讓僱員可真正放工休息。台北市政府於2023年亦訂定指引,提醒僱主應維護勞工休息時間之離線權。香港勞權發展一直停滯不前,遑論立法保障離線權,目前連指引甚至提上日程討論也未有。
不少移英港人均有意投身護理員 (Care Worker) 行列,從事安老及照顧院舍(Care Home) 、上門服務(Community Care Service)、居家護理(Live-in Care)護理員,本月我們與英國公營服務業工會(UNISON)、香港勞權監察及 West Midlands Hongkonger Support CIC合辦Webinar
英國GMB工會在本月於英國伯明翰(Birmingham)、高雲地利(Coventry)的亞馬遜貨倉相繼發起罷工,要求亞馬遜承諾調高時薪至每小時15英鎊,以及組織工會的權利,這是繼 GMB 向政府申請要求亞馬遜強制承認工會後,另一輪保障勞工權益的工業行動。
施政報告去年提出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不過,同樣有助締造育兒環境的產假福利,政府卻絕口不提。香港目前法定有薪產假為14星期,與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18星期仍有一大截距離,而有薪產假的工資比率自1995年由三分二提升至五分四後,29年來未曾增加,跑輸不少歐美及亞洲國家。
港府以行政手段強扣移民港人MPF,令他們未能在離開香港前結算強積金賬戶,當日後成為移居地稅務居民後才提取強MPF,有可能被視作收入一部分而要繳交巨額稅款。有網媒早前報道,有移英港人在成功領取MPF後,收到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HM Revenue & Customs,HMRC )通知,有「香港政府部門」向當局舉報港人未申報「海外資產或收入」。不過,港府「篤灰」最終未能奏效,因英國與香港早在2010年已簽下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英國不能就港人MPF徵稅。但各處鄉村各處例,每個國家都有不同安排,如港人未能在離港前處理MPF,日後或被稅務問題纏擾。以下我們就英國,加拿大、澳洲及台灣四個港人熱門移民地方有關MPF的稅務規定,作詳細介紹。
彈性工作是不少歐美國家在員工面臨工作與生活平衡兩難時的處理方式。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最少有十個先進成員國已就彈性工作安排制定法例,英國更將於今年四月實施新法,為要求彈性工作的僱員提供更多保障。香港沒有政策推動彈性工作,更莫說立法規管,一直只靠僱主自願推行,但有部分僱主卻假借彈性工作之名行剝削之實,肆意縮短員工工時及將全職轉為兼職。真正的職場彈性其實有助紓緩人力短缺問題,經常抱怨勞動力不足的香港政府,在不斷輸入外勞同時,又有否想過就彈性工作制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