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勞權監察和Workers Against the CCP 連結英國工會成員 呼籲聲援「初選無罪 釋放香港政治犯」抗議集會

民主派47人初選案被告昨被判,45名因參與初選被定「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民主派人士被判入獄四年兩個月至十年不等。當中包括工運人士吳敏兒、余慧明及梁國雄等。選案判刑實為壓制政治打壓,顯示當局利用國安法打壓公民社會仍然繼續,絲毫沒有放鬆。 當在大部分工會、民間團體和反對派政黨無法運作,香港人的聲音在持續的政治迫害下被滅聲,就連到庭傍聽聲援亦遭警方搜身、近距離監視等,展示橫額呼叫口號都可能被控違法。 身在海外享有言論自由的你我,絕不能保持沉默。我們有責任為香港人發聲,讓初選案被判囚的45名民主派人士,以至其他為爭取香港民主遭打壓的手足知道,我們沒有忘記他們。 港勞權監察和 Workers Against the CCP 連結英國工會及公民組織的成員,包括來自英國最大工會之一的 UNISON 、 PCS( Public and Commercial Services Union )、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Borderless Movement 無國界社運、Democracy

/

國際工會齊發聲譴責初選案判刑 要求立即釋放所有政治犯

「堅信監禁不會令香港民主的火焰熄滅!」 民主派47人初選案被告,45名被定「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民主派人士昨被判入獄四年兩個月十年不等,當中包括前香港職工會聯盟主席吳敏兒及前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事件引起國際工會關注。國際工會聯盟( ITUC) 、國際建築林木業工會聯盟(BWI Global Union, BWI)、英國公共服務工會(UNISON)、荷蘭總工會(FNV)、瑞士總工會(Swiss Trade Union Federation,SGB)分別就事件發出聲明,譴責初選案嚴重侵害港人公民權利,要求當局立即釋放被判刑的工會分子及民主派人士。 國際工會聯盟秘書長Luc Trianglek在聲明中譴責當局將吳敏兒及余慧明判處監禁:「我們譴責將爭取民主的工會領袖定罪,更無法原諒當局將參與選舉、履行工會職責的吳及余判處嚴厲的刑期。當局透過法庭以國家安全為掩飾肆意檢控,行為嚴重違返國際工會標準。」 他促請中國及香港政府遵從國際勞工組織監察機制及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建議,撤銷國家安全法,釋放所有被囚禁的工運領袖。 國際建築工會:堅信監禁不會令香港民主火焰滅熄滅 代表全球1,200萬會員的國際建築林木業工會聯盟(BWI)就初選案判刑予以最強烈譴責,刑容審訊是對香港民主、人權、結社與言論自由的嚴重打擊,要求立即釋放初選案被囚人士。BWI呼籲國際社會強烈譴責這嚴重不公義的審訊,追究香港和中國政府公然侵犯人權的責任。 BWI在聲明中指:「我們堅信這些領袖入獄,不會令香港民主的火焰熄滅。相反,他們將激勵全球工人、工會與公民社會加倍努力,為自由、公義與人類尊嚴奮鬥。BWI重申我們對香港工人的堅定支持,為實現公正與民主的未來一同繼續抗爭。」 英國、荷蘭、瑞士多國工會聲援 擁有130萬名會員的英國最大工會(UNISON)亦強烈譴責初選案判刑,並去信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部事務次官衛倩婷(Catherine West, MP)表達對事件的關注。 UNISON秘書長Christina McAnea說:「我無法想像僅僅因參加選舉,確保工人在議會中的聲音,便被判處長期監禁。」

港保障平台工人權益落後 研究三年得個桔

「平台經濟」日趨蓬勃,但在龐大的經濟利益背後,卻衍生不少勞資糾紛,工人權益飽受剝削。香港在2021年首次透露會研究如何加強保障平台工作者的權益,三年後的今日卻仍未有具體方案,僅透露最快年底公佈平台工作者工作情況調查報告,立法保障遙遙無期。相比歐美近年已逐步加強平台工作者的權益,新加坡明年一月起更實施新例,保障平台工作者享有與其他工人同等水平的公積金、工傷保險及集體談判。香港在有關方面的進程明顯大落後。

長和旗下3英國和Vodafone合併 憂暴露英國國安資訊 助中共監控海外異見人士

英國的Vodafone與Three UK合併計劃,近日獲得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的初步支持。CMA於本月5日表示,考慮到兩家公司合併後將投資推動英國5G網絡,以及為消費者提供短期的保障措施,均有助釋除早前有關削弱巿場競爭的疑慮,故認為合併計劃有機會通過。CMA同時發出在《補救措施工作文件》要求兩家公司在推動5G網絡投資項目及消費者保障範疇上作進一步承諾,CMA 將於 12 月 7 日或之前作出最終決定。

在英港人勞工權益講座 — Stockport

11月,我們跟Stockport Hongkongers Community Interest Group,在曼城南邊的Stockport,合辦了一場在英港人勞工權益講座。講座專為當地香港人度身打造,無論在工資、工時、假期,或者有關工黨提出的《2024僱傭權益法案》,我們都跟大家講解法例對打工仔的影響。

前民陣副召集人林正軒在英辦抗爭展覽
籲流散港人謹守信念 繼續為香港不公義發聲

於剛過去的九月在倫敦舉辦了一個名為「抗爭的背後」的展覽,展覽展示昔日與香港不同抗爭議題相關的數十件T恤,以及部分政治禁書、報章及短片。與一般流散港人活動不一樣,展覽並非由移英港人團體舉辦,而是由三年前流散至英國的「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副召集人、曾為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議員助理的林正軒一手包辦,展覽不單圍繞2014年雨傘運動、2019年反送中運動,還展出了與不同抗爭運動議題相關的T恤,如不同年份的六四集會T恤、2009保衛菜園村、2013年葵青碼頭工潮T恤、2012年「守護龍尾」T恤等。

RFA|【勞權透視】搶人才計劃本末倒置 政治持續崩壞 解決人才荒註定失敗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2022年上任時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高調提出「搶人才」,政府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24萬宗申請獲批,不足兩年間,約16萬人才攜同家人來港。主事官員表示超額完成當初訂立目標,為此沾沾自喜。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更明言香港仍然存在人才荒,所以會繼續擴大輸入海外人才,並且推出了新計劃銳意吸引更多年輕技術專才。
李家超和一眾官員不斷自我吹眠,滿足於「關鍵績效指標」(KPI)數字遊戲,難怪有國際媒體揶揄他是「KPI Man」。主事官員為求跑數達標,降低門檻加快批核,卻從未關心最核心的問題:香港為甚麼會出現人才荒?到底香港需要的是甚麼人才?

1 2 3 4 5 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