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簡約公屋地盤爆出螺絲遭剪短醜聞,令人震驚,建築署署長卻以一句「無從稽考」,胡混過去。李家超在施政報告大談「部門首長責任制」,言猶在耳,高級官員的卸責文化卻是蔚然成風,極盡諷刺。
政府監管疏漏的醜聞事件,一宗接一宗連環爆發,好些在舊日香港難以想像的部門失誤,如今卻成為「由治及興」之下香港的新常態。這相信不是個別事件,而是反映了在政治環境急劇惡化之下,香港裙帶資本主義日益惡化的深層次問題。
港式裙帶資本主義變本加厲
所謂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就是指在一個地方,企業或個人所賺取的利益,不是靠公平的競爭,而是取決於他們跟政府官員建立的裙帶關係。反過來,這些獲得利益的企業或個人,亦會以各種方式主動獻身,回饋有恩於他們的官員。
國安法實施後,政權掃清了監管施政的反對聲音,自然令政府官員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向權貴輸送利益。另一個關鍵因素,在中央全權接管香港管治後,在政府官員眼中,中資背景集團或內地有政經人脈網絡的企業尊享特殊地位,須時刻給予特別照顧。連串醜聞事件涉及批出偽造品質證明的合約、使用不合規格產品、冒牌建材等,都不約而同跟中資背景的承建商或來自大陸的供應商有關連。事件令人質疑,這到底是純粹監管失誤,還是當中有人刻意放寬監管要求,移船就磡,對違規問題「隻眼開隻眼閉」?
貪腐文化沖撃職場
這種倚靠裙帶關係的管治方式,影響範圍不會限於政商勾結,由此滋長的貪腐文化,更會滲透到社會每一個角落。就以職場為例,貪腐問題已危及打工仔飯碗,及公平的就業機會。例如,政府推行擴大輸入外勞計劃後,有工程分判商被揭發充當中介,介紹外勞到旗下地盤工作,然後要求他們每月回扣工資三份一。中介人見有利可圖,推動聘請外勞自然不遺餘力,甚至不惜取代本地工人;早前亦曾有多間公司被指聯同培訓機構,為學員提供虛假工作證明,協助超過100名學員獲得專業技工證書,可以輕易走後門「持證上崗」。如果大家有留意新聞,近年這些事件正日益頻繁地發生,令香港以往刻苦經營的制度變得面目全非。這些被曝光及追究的事件,相信只是冰山一角,貪腐文化正在不斷蠶食香港社會。
歸根到底,香港近年愈加專制的政治環境,令官員欠缺監管無須問責,受害市民申訴無門,加上事事以京大人馬首是瞻的長官意志,無疑已為滋長裙帶資本主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