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低迷,企業接連結業,欠薪潮越演越烈。立法會秘書處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去年涉及20名或以下僱員的欠薪申索有5338宗,較2020年激增80%,個案是12年來最多,飲食業及建造業成重災區。經濟復甦無期,欠薪不再是個別僱主的惡行,而是逐步成為普遍性問題。去年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個案突破4900宗,創近14年新高。由於基金賠償有上限,發放款項時間動輒要數個月,在現今市道下打工仔無疑是最大輸家。
去年大型欠薪糾紛較2021年多逾一倍
《僱傭條例》列明,僱主若未能在工資期屆滿後七天內向僱員支付工資,即屬違例欠薪。立法會秘書處研究組七月中發表《香港僱員遇到欠薪的法律保障》研究報告,交代香港近年欠薪情況。報告披露,2024年勞工處處理小規模欠薪申索聲稱(涉及20名或以下僱員)有5338宗,較2023年的4409宗增加21%,4年內激增80%,創下近12年新高。至於較大規模的欠薪糾紛(涉及超過20名僱員),2024年有66宗,較2023年37宗增加78%,與2021年的31宗比較更大幅上升1.13倍。
針對有關欠薪申索或勞資糾紛,勞工處可就違例欠薪發出傳票,過去4年傳票數目增加了89%,2024年有1366宗,同年共有996宗經審結的傳票被定罪,當中22%涉及餐飲業,14%屬建造業。
欠供強積金投訴激增 積金局發出傳票不加反減
報告未有提及今年最新欠薪情況,但近期多間知名企業相繼結業,包括海皇粥店、大班西餅、景樂集團及鴻星中菜等,都涉及拖欠薪金,今年欠薪個案肯定有增無減。當企業倒閉或僱主無力償還債務,僱員可向破欠基金申請援助,報告指去年基金共處理4962宗申請,創下14年新高.2025年首5個月,獲批個案數字亦按年增加14%至2191宗。
除了欠薪,報告指出,僱主欠供強積金問題加劇,2024至25年度,積金局接獲拖欠強積金供款的投訴有4313宗,4年間增加了76%,創15年新高。對於拖欠供款個案,積金局會向違規者發出付款通知書,並按拖欠款額徵收5%的附加費。在24年25年度,積金局共發出399700份付款通知書,較10年前上升33%。若僱主拖欠供款持續,積金局可向法院提出民事申索,追討僱主拖欠供款及附加費,該類申索在過去10年間增3倍,由14至15年度的403宗增至2024至25年度的1728宗。不過,積金局向違規僱主發出的傳票數目,卻未因拖欠供款個案增加而有上升,去年積金局共發出279張傳票,較2023年度的299張少6.7%,相對2020年度的531張更大跌47%。
僱主欠薪逾一個月,僱員可視合約已被終止
隨著經濟持續下滑,欠薪欠供強積金問題越來越嚴重,但政府一向對這類違規行為打擊乏力,法庭判罰亦相對輕手,去年平均每張欠薪定罪傳票罰款不足3000元。面對有汗出無糧出情況,打工仔可如何自保?其實根據《僱傭條例》,僱員如超過一個月仍未獲發所有到期的工資,可當其僱傭合約已被僱主終止。在這情況下,僱主須向僱員支付解僱通知金以及其他法定及合約福利,打工仔應多加留意相關法律保障。
另外,目前破欠基金賠償有上限,包括欠薪最高只賠償80000元,法定假日薪酬亦只涵蓋最後4個月的欠款,基金的保障範圍也不包括僱主欠供的強積金。若果僱主有長期欠薪或欠供強積金情況,僱員即使可申請破欠,取得的賠償也肯定未能彌補所有損失。因此面對僱主存心拖糧,打工仔必須盡快採取行動,盡量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