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最低工資方程式引入經濟增長因素 過去13年平均每年僅加0.13%

6 mins read

香港最低工資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美其名讓僱員共享經濟繁榮,現實是玩弄數字遊戲,加薪還要「過三關」。根據統計處數字作分析,最低工資由2011年推行至今,若按新設方程式計算,在「經濟增長」因素部分,有多達9年員工薪酬不獲調整,餘下4年合計加薪1.67%,即過去13年平均每年僅加0.13%。由此推論,日後最低工資調整在經濟增長部分很可能長期「食白果」。

港府在五一勞動節前夕,宣佈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由2026年5月1日起將最低工資由每兩年檢討一次,改為一年一檢,並加入方程式計算調整幅度,每年最低工資的變動由經濟增長因素及通脹因素兩大指標結合而成,但要取得經濟增長部分的加幅,卻需經過三關。首先要把最近一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減去過去10年平均GDP增長;之後再把有關數字乘以0.2,最後是設有封頂機制,上限為1%;得出有關數據後加上整體甲類消費物價通脹,就可訂出每年最低工資調整幅度。如上述兩組數字出現負數,結果歸零,即最壞情況最低工資「只凍不減」。

加薪七除八扣 經濟增長部分有9年食白果

新機制引入經濟增長因素,最低工資委員會聲稱是要讓員工共享經濟繁榮,但實際情況又如何?統計處數字顯示,最低工資由2011年推行至今,當中只有3年GDP出現負數,其餘時間GDP由1.7%至6.5%不等,若將新設的方程式套用在過去13年間計算最低工資,以過去一年GDP扣減10年GDP平均數後,經濟增長數據會出現大逆轉,當中只有4年出現正數,其餘9年全部歸零。由於得出的數據要再乘以0.2,原本該4年有0.3%至4.9%不等的經濟增長部分加薪,換算後只餘0.06%至0.97%。換言之,13年間經濟增長部分合共只獲加薪1.67%,平均每年約0.13%。員工未能全數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加薪只能依靠通脹的變動。過去13年,香港只曾在2020年出現通縮,其餘時間甲類消費消費物價通脹都有1.5%至5.6%升幅。假設2011年起便用方程式計算,通脹加上經濟增長因素,2023年最低工資便是時薪41.7元,只略高於現時40元的水平。政府早已表明2024年最低工資會凍結,但若跟足方程式步計算,最低工資其實應加1.1元至42.8元,加幅2.72%。

54.7元 VS 41.7元 

政府一直未清楚解釋經濟增長因素部分計算方式背後的理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僅表示有關計法要顧及僱主的想法,而選擇加入10年GDP變動計算,會令數據更具穩定。說得白一點,就是在政府官員心目中,數據的穩定遠比合理及公道重要。事實上,每年的GDP已充份反映該年的經濟狀況,政府之後再七除八扣,就是要確保日後最低工資增幅可以完全在政府掌控之中,務求加薪幅度盡量溫和,以保障僱主利益。根據統計,若只計每年的GDP作為經濟增長部分的加薪數據,連同通脹部份,直至2023年,最低工資時薪便達54.7元,較政府方程式計算出來的41.7元,多出31%。 

工聯會黑箱制訂方程式 如今公然唱反調 

政府不斷向外聲稱新機制已平衡勞資雙方的權益,但坊間仍有不少質疑聲音,連工聯會亦加入批評,該會理事長黃國聲稱對方程式中經濟增長比例乘0.2的計法不滿意,認為應增至0.3。工聯會領導層公然與政府唱對台,大家毋須意外,也不用高興,因為這只是們慣常技倆,就是對外講一套,暗裡另一套。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王沛詩日前自爆,定出的方程式是最低工資委員會的絕對共識。最低工資委員會由3名資方委員、3名勞方委員及3名學術界代表組成,工聯會副會長梁頌恩正是勞方委員之一,是這套不公平機制的始作俑者。 

最低工資新機制將於兩年後正式上馬,政府表示待新制實施5至10年後才作檢討,被質疑拖得太久,令香港勞權一直大落後。近年越來越多先進國家,將最低工資與入息中位數掛鈎,例如歐盟及南韓等,就已將最低工資定在當地工資中位數的60%,英國早在2016年起更推出國民生活工資,當時的目標是2020年國民生活工資水平達到英國入息中位數的60%,2024年再增至入息中位數的三分二。反觀香港,現的最低工資只佔時薪中位數80.1元的50%,距離其他國家定下60%的水平,還差8.06元 。 

最低工資新機制方程式

年份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 過去10年平均GDP增長 GDP扣減過去10年平均數後的增長 x0.2之後GDP 增長 通脹 當年最低工資金額 按新程式計算方法下的最低工資金額 
20114.8% 4.5%0.3% 0.06%5.6%28 28
20121.7% 4.5% 0.0% 0.00%3.6%28 29.6 
20133.1% 4.5% 0.0% 0.00% 5.1% 30.030.6 
20142.8% 3.9%0.0% 0.00% 5.6%30.0 32.2
20152.4%3.4% 0.0%0.00% 4.0% 32.534.0
20162.2%3.0%0.0%0.00%2.9% 32.5 35.4 
20173.8% 2.7%1.1% 0.22%1.5% 34.5 36.4
20182.8%2.8%0.0% 0.00% 2.7%34.537.0 
2019-1.7% 2.8% 0.0%0.00% 3.4%37.538.0
2020-6.5% 1.5% 0.0%0.00%0.0%37.5 39.3 
20216.5%1.6% 4.9%0.97% 2.9%37.539.3 
2022-3.7% 1.1% 0.0% 0.00%2.1% 37.540.8 
20233.2% 1.1% 2.1%0.42%2.3%40.0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