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33年的海皇粥店(5月7日)宣布全線結業,公司發信全體員工建議他們向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索償,約八十名員工被拖欠超過800萬元薪金及解僱補償。經濟不景,企業倒閉潮不絕。勞工處數字顯示,餐飲服務活動向破欠申請的個案已連續三年登上榜首,而去年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向餐飲服務活動及建造業發放的特惠款項,分別達4,550萬及4,360萬元,較前年分別增加30%及91%,較2022年更有近兩倍增幅。 申請個案激增,基金入不敷支,上個財政年度截至2月已錄得2,410萬元虧損,在經濟大吹淡風下,政府預料今個財政年度虧損更會增加3.7倍至1.131億元。
破欠基金申請數字一向被視為香港經濟的寒暑表。根據法例,僱員被無力償還債務的僱主拖欠薪金及其他法定權益,可向基金申請特惠款項。勞工處早前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交代基金最新財務狀況,透露去年基金接獲最多申請個案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餐飲服務活動、建造業、體育及其他娛樂活動,分別有1,195宗、909宗及763宗,其中餐飲服務活動已連續三年登上榜首,去年申請數字分別較2023年815宗及2022年的702宗增加46%及70%。建造業在過去兩年均排在第二位,去年申請數字較前年的515宗增加77%。
《蘋果》員工去年獲破欠 出版活動業發放款項排第三位
申請數字直線上升,基金批出的款項增幅更加驚人。排首位的餐飲服務活動業,獲發放的款項由2022年的1,480萬元,增加至去年的4,550萬元,增幅2.1倍,若與去年3,500萬元比較,亦有30%增幅。至於建造業獲發的款項,則由2022年的1,510萬元,增至2023年2,280萬元,到去年更進一步增至4,360萬元,兩年間增加1.88倍,單單比較前年及去年的發放款額,亦有91%增長。發放最多款項的第三個行業為出版活動業,涉款3,150萬元,屬過去三年首次上榜。資料顯示,破欠基金在去年4月陸續向被迫停業的《蘋果日報》員工發放特惠金,相信因此令出版活動業發放款項大增。
餐飲及建造業在結業潮下成重災區,去年年初營運逾40年的老牌承建商馮祥記因資金周轉問題結業,拖欠工人3,000萬欠薪,已為香港經濟敲響警鐘;到今年初另一老牌建築公司保華建業集團亦宣布清盤。餐飲業的結業情況更加是一浪接一浪,由2024年延續至今年,當中不乏知名品牌,包括板長壽司、別府拉麵、度小月等,連鎖餐廳Outback Steakhouse在去年8月亦一次過關閉多間分店。企業結業雖然未必涉及要動用破欠基金,但足以令不少打工仔失掉飯碗。
建造餐飲失業率一年間分別上升0.9及0.7個百分點
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今年1至3月,建造業及餐飲服務活動業臨時失業率分別為5%及5.3%,較去年同期4.1%及4.6%,分別上升0.9個百分點及0.7個百分點;失業人數方面,建造業由去年1至3月有15,200人失業增至今年同期18,300無工開,增幅兩成,餐飲服務活動業失業人數則由10,900人增加13%至12,300人。這兩行業除了受結業潮影響外,無上限輸入外勞亦剝奪不少人飯碗,本港打工仔可謂腹背受敵。
目前破欠基金的資金主要來自根據《商業登記條例》就每項商業或分行登記每年徵收的徵費。破欠基金委員會年報顯示,截至去年3月31日,基金累積盈餘為73億1,780萬元。去年發放款項大幅增加,已令基金出現入不敷支情況,勞工處指,2024至25財政年度截至今年2月,基金錄得2410萬元虧損,預算2025至26年度,虧損會增至1.131億元,增幅高達3.7倍。政府未有具體交代預測虧損擴大的原因,其中一個因素相信是因應取消強積金對沖,政府今年3月上調破欠基金遺散費特惠款項上限。至於越演越烈的結業潮亦無可避免會直接衝擊基金財政狀況。破欠基金就每個項目均設有賠償上限,企業清盤無力償還債務,即使有破欠補底,員工也未能百分百取回欠薪及遣散費,在目前經濟狀況下,可以預計未來只會有越來越多打工仔受苦。
年份 | 行業 | 發放金額(百萬元) |
2022年 | 建造業 | 15.1 |
餐飲服務活動 | 14.8 | |
印刷業 | 6.7 | |
2023年 | 餐飲服務活動 | 35.0 |
建造業 | 22.8 | |
旅行代理、代訂服務及相關活動 | 10.9 | |
2024年 | 餐飲服務活動 | 45.5 |
建造業 | 43.6 | |
出版活動 | 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