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日,成立31年的職工盟在政權打壓下通過解散。多年來香港發生的大大小小工潮,背後總見職工盟的身影。2007年紮鐵工人罷工及2013年碼頭工潮,大家固然耳熟能詳,但這些廣為人知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回望職工盟走過的工運足跡,從爭取最低工資及集體談判權,到協助獨立工會成長與打造工運宣傳文化,都展現出香港獨立工運的韌性與耐力。在艱難歲月重溫這些可能已被遺忘的人和事,正好提醒我們不忘初心。滴水可以穿石,職工盟雖已被迫離場,但早已在社會散播的工運精神仍可薪火相傳。
由「滴水穿石」T恤說起
「漏水穿石」寓意積少成多,是職工盟多年來秉持的信念。「滴水穿石」T恤於2015年七一遊行首次出現,這四字出自一名工人出身隱世書法家手筆,後由碼頭業職工會總幹事整理成電腦檔案及製成T恤。2021年職工盟召開最後一次記者會宣布啟動散程序時, 一眾幹事便身穿這款T恤,象徵工運精神歷久不衰。文化創意能凝聚公眾力量,2004年立法會選舉職工盟曾邀請「九龍皇帝」曾灶財為競選T恤與宣傳品題字,將街頭藝術引入工運;其他「作品」還有寫上「踢走地產霸權」的毛巾、寫上紮鐵罷工最響亮口號「撐到底」的T恤、設計師馬龍操刀的「撐住」T恤及諷刺大家樂剝削的「太刻薄」T恤等,都成為示威現場的移動標語,映照不同年代的民生議題。
最低工資攻防戰 由麥當勞到大家樂
說起大家樂,不得不提工會爭取最低工資那段漫長歲月。自90年代末起,職工盟每年五一遊行都促請政府訂立最低工資。1998年職工盟曾進行快餐店員工薪金調查,揭露麥當勞時薪全港最低,甚至出現以時薪11元聘請兼職工的紀錄,時任秘書長李卓人多次化身「麥當奴叔叔」抗議。2006年職工盟旗下清潔服務業職工會亦踢爆九巴外判清潔工時時薪低至8.33元,消息曝光後,各區九巴清潔工陸續獲調薪,而經過工會成員多年鍥而不捨爭取,港府最終在2011年正式實施最低工資。然而無良僱主應對新法總會想出不同陰招,2010年大家樂被揭在加薪同時取消員工有薪用膳時間,令部分員工薪金不升反跌。職工盟隨即號召全城「罷食大家樂」,抵制壓力下資方撤回削減飯鐘錢安排。
集體談判:從立法挫敗到實務推進
集體談判權也是職工盟多年爭取的目標。1997年李卓人以議員身分提出私人法案《僱員代表權、諮詢權及集體談判權條例》獲通過,但主權移交後旋即被凍結並廢除。缺乏法定保障,打工仔權益易受剝削,職工盟遂在工會層面推進集體談判。太古飲料(香港)職工總會是少數與資方簽訂集體談判協議的工會。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過去也獲資方認可進行年終談判。2007年紥鐵工潮更成功為紥鐵團結工會確立與商會議薪的地位。雖然2020年國安法實施後,部分企業收緊集體談判機制,罷工權及自由結社權亦被閹割,但前人播下的種子沒有白費,早前浸會大學清潔工人及太古可口可樂工人的抗爭行動,正好顯示工人的團結力量在關鍵時刻仍能發揮作用。
獨立工運走遍全港
職工盟在時局變化下解散,無疑是獨立工運的重大挫折,但過去多年職工盟一班幹事默默耕耘,日以繼夜出動,協助獨立工會發展,令獨立工運足跡走遍港九新界。職工盟高峰期擁近百屬會。除傳統行業的工會,職工盟亦曾協助TVB員工組成職員協會,成功為員工追討估計逾千萬元的假期工資。另外,香港兩個主園公園迪士尼樂園及海洋公園,都先後在職工盟推動下成立工會。有勞工的地方,就需要工會,縱然今天職工盟在政權打壓已成歷史,但不少獨立工會仍繼續堅守崗位默默延續工運的火種。滴水穿石的信念是香港工運的核心資產,值得被記住並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