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半,港府在無公眾諮詢的情況下,強推三個「行業輸入外勞計劃」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導致輸入外勞數字暴增23倍,從過去每年約 3,100 人,激增至至少 71,000 人,相當於本港約65%失業人口。這場由政府一手造成的勞動市場震盪,正在嚴重衝擊本地工人,「重災區」如建造、零售及飲食業等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急速上升。
失業率飆升 「重災區」建造、零售及飲食業陷入困境
自計劃實施以來,本地工人的就業環境持續惡化,部分行業更成為「重災區」:
- 建造業失業率 由 3.9% 增至 4.4%,失業人數從 13,900 人上升至 16,100 人(+16%)
- 零售業失業率 由 3.2% 升至 4%,無工開人數由 8,800 人增至 10,200 人(+16%)
- 餐飲業失業率 由 4.3% 上升至 4.7%,失業人數增至 11,000 人(+7.8%)
與此同時,就業不足問題亦在惡化:
- 建造業就業不足率 由 3.3% 增至 3.9%,受影響工人升至 14,400人 (+ 22%)
- 零售業就業不足率 由 0.7% 增至 1.2%,影響人數颷升 至3,000 人 (+ 58%)
- 餐飲業就業不足率 由 1.3% 增至 1.9%,影響人數上升至4,500 (+ 41%)
這些數字清楚反映,政府一味引入外勞的做法,讓本地工人更難找到工作,令就業市場更加惡劣。
工資增幅跑輸大市 本地工人薪資受壓
隨著市場勞工供應增加,工資增幅嚴重受壓。新計劃推出一年半以來(比較2023年5月及2024年11月期間的變化),不少增輸外勞工種的薪資增幅遠低於本地勞工的整體工資的同期增長(+9.5%):
- 建築工人 工資增幅 0%,無法應付通脹,等同減薪
- 電話接線生 工資增幅僅 1.6%
- 貨倉管理員 工資僅增 4.2%
- 侍應(中式酒樓) 工資增幅 6.6%,遠低於大市增長
這種情況對基層工人尤為不利,政府的政策不僅壓縮了他們的就業機會,還進一步拖慢工資增長,削弱議價能力,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困難。
香港勞權監察呼籲政府立即停止擴大輸入外勞計劃
根據香港勞權監察的報告,輸入外勞計劃直接打擊就業市場,在欠缺諮詢、罔顧社會現實及監管不力的情況下,推行此計劃不單損害本地工人就業權益,亦製造濫用及剝削外勞的缺口。我們強烈要求:
✅ 立即取消擴大輸入外勞的新計劃,停止三個「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
✅ 恢復26個職位禁止輸入外勞的安排,避免本地基層工種進一步受壓
✅ 恢復本地招聘程序,及加強監管機制,防止企業濫用假招聘製造勞工短缺假象
✅ 堵塞漏洞,增加巡查,嚴懲濫用及剝削外勞的無良僱主及中介公司
✅重啟公眾諮詢,聆聽勞工大眾意見,制定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勞工政策
政府應保障工人就業,而非大規模引入外勞,壓低工資、剝削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