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團結:香港、白羅斯與緬甸工運的抗爭與希望

3 mins read

在極權政權的高壓下,勞工運動不僅是爭取權益的鬥爭,更是對民主與自由的堅持。來自白羅斯、緬甸與香港的流亡工運領袖,於上周舉辦的網上研討會中分享他們如何在專制壓迫下奮鬥,並強調國際團結對工人運動的重要性。 

白羅斯:獨裁政權下的工人抗爭

白羅斯流亡工會領袖Lizaveta Merliak指出,自2022年起,政府視獨立工會為威脅,大舉鎮壓,多名工會領袖被判多年監禁,甚至在獄中遭受非人待遇。當局強制解散所有獨立工會,迫使工人加入政府控制的「黃工會」(指被資方或政府控制的假工會),並在工作場所安插特工,異議者面臨解僱或囚禁,許多人被迫流亡。 

儘管如此,工運並未熄滅。Lizaveta 的 Salidarnast e.V., Belarus與國際勞工組織(ILO)合作,揭露政府暴行,並呼籲全球關注工人權益。「我們沒有武器,但我們需要工具來建立一個公平社會。」她堅定表示。 

緬甸:軍政府統治下的工人反抗

自2021年政變以來,緬甸工會遭軍政府鎮壓,獨立工會被摧毀,取而代之的是軍方操控的組織。工人被迫參加支持軍方的活動,工廠內遍布監視,薪資低至每日1.11美元,生活極度困苦。緬甸工業工人聯會(Industrial Workers Federation of Myanmar) 的Khaing Zar Aung表示,強制徵兵政策推行後,年輕工人紛紛逃離,企業轉而使用童工與強迫勞動。 

她批評跨國企業助長軍政府暴政,呼籲國際品牌撤出緬甸,並促請歐盟取消貿易優惠。她透過ILO揭露軍方侵犯勞工權益,並推動國際制裁,削弱軍政府資金來源。「只有國際社會支持,我們才能重建更公平的緬甸。」她強調。 

香港:國安法高度打壓,工運夾縫中掙扎?

香港勞權監察的蒙兆達分享《國安法》如何壓制獨立工運,並揭露中國政府的跨境鎮壓。他指出,自2020年起,超過300人因「危害國家安全」被捕,200多個工會與約60個公民組織被迫解散,前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等工會領袖仍遭囚禁。 

他強調,鎮壓不僅限於香港,政府還對海外倡議人士發出通緝令,他本人與其他18名流亡者便遭港府懸賞通緝,甚至在英國被港府派人監視。 

然而,工會運動並未停止。「政權可以摧毀一個組織,但無法消除工人不形式的鬥爭。」蒙兆達表示。儘管《國安法》使工會組織變得困難,許多工人仍透過社交媒體、自發網絡持續組織與發聲,例如Foodpanda外賣員的罷工,展現工人不屈的抗爭意志。 

最後, 其他參與研討會的學者及國際工會組織代表表示,國際勞工組織(ILO)雖無強制執行權,但可透過監督機制、申訴程序與國際壓力支持工人權益。勞工運動在威權國家受壓制,全球資本與政府聯手削弱工會下,工會更需要利用國際團結、對企業施加壓力及政治倡議來反擊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