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就在當下 記美國Labor Notes大會之行

4 mins read

早前我們參加了美國工會運動界兩年一度的盛會,在芝加哥舉行的Labor Notes大會。這次活動除了人數上創了歷年紀錄,達到4,700人參加外,亦因為不同行業的工會取得突破性發展而顯得格外令人振奮。同時亦令數以千計的基層工會活躍分子,與及數以百計的國際工運參加者獲得正能量,在不斷右傾及保守化的當下,能夠毋忘初心繼續走工運路。


這次大會在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重拾抗爭與組織背景下召開,自然成為眾多工會人的目光注視所在。UAW在2023年秋季開始,接連向佔全美汽車生產量半數的三汽車製造商福特(Ford)、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爭取改善14萬5千多名會員的薪酬福利。工會連環出招,最終與各廠商簽訂集體談判協議,爭取行動以勝利告一段落。而最令人鼓舞的消息,莫過於大會舉行期間傳來UAW贏得田納西州查塔努加福士汽車(Volkswagen)廠房工友投票,選出其為代表工會與資方談判集體協議,現場UAW會員及其他工會手足,無不歡呼叫好!UAW主席費恩(Shawn Fian)在大會分享環節表示自己當年仍然是青年組織者時,有一本書奉為另一本聖經,這本書正是由Labor Notes出版的《麻煩製造者手冊》(A Troublemaker’s Handbook)。讀者可在此下載手冊,雖然處身環境未盡相同,但也具參考價值。


除了主要環節外,三日大會共有三百多場大大少少的研討會、小組討論及會議,涵蓋範圍繁多,包括非常實際的談判技巧、組織策略、行動方法、申訴處理等等,亦包括其他議題如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發展對工人影響,亦有研討會及會議關注巴勒斯坦問題。大會期間參加者發動了集會,要求以巴衝突雙方停火和談,同時亦到附近聲援Portillo’s餐廳員工的集會。這正正是Labor Notes大會的特色,既有討論也有行動。
我們亦以講者身份參加了一場關於極權主義下亞洲工會狀況的討論會,同場亦有來自南韓、柬埔寨、新加坡的手足分享。南韓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全面民主化,但歷任民選總統均對勞工運動及工會作出不同程度的攻擊,南韓民主勞總KCTU的領袖往往成為政府打壓目標,不少人仍身陷囹圄。現任總統尹鍚悅早前鎮壓對醫護工會的罷工行動外,更劍指建築工會及運輸業工會,以舉行非法工業行動為名肆意打壓。而在柬埔寨,軍人出身的總理洪森在位多年,工會不時遭受警察監視及騷擾,而在2022年11月更將剛出席完國際職工盟ITUC大會的Naga World工會主席收監。經常與香港比較的新加坡,從來都不是工會運動興旺的國家,與官方關係密切的總工會,亦有以不良手法消弭工人抗爭的往績。不過即使再多限制,新加坡工運手足仍然在夾縫中謀求出路。在Covid-19防疫措施取消後,他們在新加坡已連續幾年舉辦五一勞動節集會。香港這次又比下去了。


這次大會對我們來說是見證了美國工運的舉步維艱,雖然UAW的勝利是令人拍掌稱快,但仍有千千萬的打工人手足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未來局勢變化亦左右工運方向。與此同時能夠與其他來自工運受政權打壓國家的手足重聚,在互撐的氣氛中獲得了力量,畢竟那裡有壓迫、那裡有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