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公民專訪┃ 資深社工李大成

7 mins read

從服務香港新移民至服務新移英港人

流散公民系列專訪:不少香港人雖然流散他鄉,仍然堅守著理念積極參與當地公民社會,透過這個系列專訪,讓我們聽聽他們的故事及心路歷程,在漆黑中讓彼此看見。

李大成在香港社福界廣為人熟悉,多年來關注綜援、劏房等基層問題,隨著港區國安法實施,公民組織逐一被迫解散,向來為基層爭取權益、批評政府政策不足的李大成,亦感到活在紅線下的危機,終被迫匆匆離開自己努力半生的城巿,移英重啟人生下半場,從前在港服務新來港移民,現在善用過去前線經驗,在英服務新移英港人。

大成不時以在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人稱關綜聯)組織幹事的身份,出席立法會公聽會或接受媒體訪問,就綜援金額、劏房戶需要、地區墟巿等批評政府政策不足,機構又曾聲援反修例運動示威、罷工行動。國安法實施不久,機構出現些情況,種種預警下,大成心知形勢不妙,解散組織同時,亦立即申請BNO簽證移英。大成指雖然當時已打算「BNO visa一批便即走」,但等候批證的一個月間,亦十分擔心情勢急轉直下,紅線突然收緊便隨時失去人身自由。幸好申請順利批核,於2021年10月抵英,現定居伯明翰—BNO港人熱門定居城巿之一。

跟大部分移英港人一樣,英國對大成來說可謂完全陌生,曾從事新來港移民服務的他謂:「我深深感受到佢哋(來港新移民)由鄉下乜都唔知,走到落嚟香港嘅情況。」初到埗英國,衣食住行一切重新學習適應,登記Council Tax、銀行戶口、wifi、水電、駕駛執照等靠不斷上網找資料,遇上困難亦無人問津。幸運地在港向來有返教會的大成,抵達伯明翰第二晚在快餐店借用網絡服務時,遇上多年沒見的教會弟兄,從此他便靠著教會弟兄姊妹的扶持迎接英國新生活,及後更巧妙地在教會找到第一份兼職:接手教會一項協助移英港人適應生活的計劃,而這計劃的撥款申請書,正是大成利用社工經驗去義務撰寫。

助移英港人適應      見識英國職場百態

在港時大成服務新來港移民,現在在英國服務新移英港人,除了處理港人初到埗衣食住行的適應,大成亦有協助港人尋找工作,提供簡單就業諮詢。對於一些中介公司agency招聘手法「大開眼界」,他指部分agency為賺取更多佣金,往往安排超出廠方所需的人手,令工人到達工廠後因無法獲安排工作而白走一趟;有些agency更阻撓工作表現好的工人轉作長工,確保廠方長期需要臨時工人;又或者不時轉換工人的工作地點。另外,大成亦指有華人經營食肆聲稱提供員工兩餐,發放遠低於最低工的薪金;以現金支付薪水,不為員工供國民保險(National insurance)亦不時聽聞。大成建議港人團結,互相通報有問題的agency或僱主,盡量避免透過agency搵工。他坦言:「僱主對中介公司安排zero-hour contract員工(零工時合約員工)(註)的態度多屬『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無法提供穩定工作,對員工生計沒有太大保障。」

現時任職老人院舍醫護工作的大成,工餘時間繼續善用社工經驗助港人適應在英新生活。他指香港人勤奮拼命的工作態度,在英國職場未必受用。他說:「死做爛做未必好,做多咗唔會係一件好事,有時仲會瀨嘢!」他指有次便因為超時工作廿多分鐘,隨即引起上司注意,著令他盡快收工,原來上司怕遭經理質問其管理不善,令下屬需超時工作。他說:「返工準時,收工準時」是英國職場的潛規則之一。大成又指英國職場講求team work,著重跟同事溝通,而香港中產在英從事基層工作未必能放下身段,又或只著眼工作,不善社交,予人不太投入團隊的印象。他說:「帶嘢食返工跟同事分享,跟同事吹水係呢邊職場文化之一,淨係做嘢唔太理人,令人誤會你唔願融入。相反你願意融入,同事當你是『自己人』,工作上亦順暢得多。」另外,他亦強調在英國這多元種族的職場,港人不要心存歧視,對不同族裔同事須持開放態度,主動溝通,互相照應,才能融入英國職場。

出身香港基層         願未來可為基層發聲

為延續其服務社區的心志,大成去年跟一些街坊成立了West Midlands Hongkonger Support CIC,除了提供就業支援外,舉辦不同類型活動,配合港人不同需要,如攤檔營運工作坊、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講座、長者遊社區活動等,大成指資訊有助港人適應新生活,但鄰舍朋友間的情緒支援亦不可少,他指:「遇到問題時最緊要唔好死頂,有需要就講出嚟,大家互相呻下、透下氣都好重要。」驚喜的是,在串連港人過程中,竟造就兩對情侶,當中一對更共諧連理,開枝散葉;又配對兩對有意小本經營生意的「後50」(50歲或以上)港人合作經營食肆,助「後50」移英港人投身職場。最近,大成更計劃減省院舍上班日數,每周抽一天兼職任Uber司機 ,了解運輸業基層工作環境及需要,希望日後可提供支援。他解釋投身院舍醫護某程度上都是出於同一原因,他說:「我自細喺屋邨長大,始終想服務基層,希望有日可跟從前一樣,在英國服務基層,為佢哋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