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強迫勞動禍害深  中國為避開全球監管陰招盡出

5 mins read

新疆強迫勞動問題是目前最嚴重的人權災難之一,歐美國家雖然相繼對來自新疆的產品實施貿易管制。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英國調查新聞局(The Burea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TBIJ)揭露,中國近年以「勞動力轉移計畫」名義,將大量新疆少數民族送往新彊以外的工廠強迫勞動,規避國際社會禁令;同時,中國透過技術性手法將遭制裁的新疆棉「轉化」為飼料副產品,再出口至海外市場,使強迫勞動的產物繞過監管,流通全球。

轉移逾萬新疆少數民族勞動力至各地工廠

TBIJ聯同明鏡週刊(Der Spiegel)、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五月底共同發布聯合調查報告,揭露中國政府透過勞動力轉移計畫,將大量新疆少數民族,包括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送往中國多地工廠工作,涉強迫勞動。團隊分析中國統計資料、國際海關數據及數萬條抖音影片,發現多年來至少有11,000人被中國政府從新疆轉移至其他地區工廠,遍布 中國11省共75間工廠,部分工廠與國際知名品牌供應鏈有關,涵蓋汽車、電子及家電等,包括LG、三星、大眾汽車等大型企業供應商,這些工廠所生產的商品多數出口海外。

團隊實地考察部分工廠,其中一家聘請了數百名新疆工人的工廠,位於湖北隨州市,由泰國正大集團(Charoen Pokphand Foods)投資設立,是中國最大雞肉加工廠之一,產品供應麥當勞、肯德基與美國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有受訪工人表示,每天工作15至16小時,情況已持續3年,很想念家鄉。據隨州市政府公告,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每月提供每名新疆工人500元人民幣補貼,資助這項勞動工轉移計畫。一些工廠的保安則證實,工廠內的新疆工人是由政府機構送來的。

長年研究新疆議題的德國人類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在《紐約時報》的訪問中指,中國當局認為新疆維吾爾人對社會潛在威脅,因而透過勞動轉移計劃掌控那些未被關押在拘禁營的維吾爾人。他分析,雖然各地工廠薪資普遍高於新疆本地,但工人幾乎無法選擇工作地點,也無權拒絕調派或辭職,等同剝奪他們的選擇權與自由,構成強迫勞動。

把新疆棉轉化為飼料 產品流入肯德基麥當勞

近年國際社會對中國在新疆實施強迫勞動越來越關注,美國在2021年立法禁止進口所有來自新疆的產品;歐洲議會於去年四月亦通過法案,禁止進口涉及任何強迫勞動環節的產品。中國近年有系統地將更多維吾爾族人安置在新疆以外的工廠工作,明顯刻意避開外國監管,繞過相關禁令。

除了大量轉移新疆少數民族勞動力,TBIJ調查亦發發現,中國當局利用供應鏈漏洞,將遭「封鎖」的新疆棉花轉化為動物飼料,繼續出口至歐美市場,而使用相關飼料的雞肉產品最終亦流向中國肯德基及麥當勞等。資料顯示,棉花在榨油後會產生棉籽粕,廣泛用於家禽及牲畜飼料。報道指,自2022年起,中國出口至英國、荷蘭和紐西蘭等國的棉籽粕大幅上升,而這些副產品極可能來自新疆棉花,因中國官方數據顯示,新疆生產了全國九成以上的棉籽,意味許多流入國際市場的動物飼料原料與強迫勞動有關。這類副產品目前並未被美國或其他國家列為禁品。

隨著中國規避手法愈來愈「高明」,強迫勞動問題已不再局限在新疆出現,而是在供應鏈缺乏完整追蹤機制下,消費者隨時買了涉強迫勞動有關的產品而不自知,成為極權政府的幫兇。要有效遏止有關情況,國際社會必須加大力度對中國出口的產品進行全面審視。

資料來源:
https://www.thebureauinvestigates.com/stories/2025-05-29/chinas-economy-runs-on-uyghur-forced-labour

https://www.thebureauinvestigates.com/stories/2025-05-30/the-world-sanctioned-xinjiang-cotton.-china-turned-it-into-chicken-feed

https://forcedlabourchina.thebureauinvestiga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