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汗出無糧出|欠薪罪行越判越鬆手 去年平均罰款2,865元創3年新低

4 mins read

近日結業的海皇粥店,有員工踢爆公司指自去年一直拖糧, 打工仔最怕有汗出無糧出,政府多年來對外聲稱嚴打欠薪罪行,但據勞工處數字顯示,去年欠薪判處的罰款,平均每張傳票僅為2,865元,金額屬近3年最低,最高罰款金額的定罪傳票亦只是罰10,000元,僅及現行法例最高罰款35萬的2.9%,同樣創3年來新低。

|飲食、建造業屢爆欠薪 工人爬天秤抗議

踏入2025年,香港屢爆欠薪糾紛,繼曾擁40間分店的金記冰室被清盤,員工指公司欠薪後,海皇粥店員工亦踢爆創辦人準時出糧謊言,指去年九月已一直拖糧,飲食業欠薪消息不斷,另 建造業亦是重災區,最新一宗發生在4月中,曾經承接政府工程的「信豐工程有限公司」,被指拖欠60名工人及外派員工3至4個月工資,涉款逾百萬元。4月初,教育大學地盤亦發生追薪事件,30名工人拉起「還我血汗錢」的橫額,在教大門外聚集,其間有工人情緒激動,爬上離地約40米高的天秤上抗議。3月份,港珠澳大橋智慧停車場地盤、機場客運大樓擴建工程地盤、錦上路柏瓏地盤亦相繼爆欠薪糾紛,追薪事件可謂無日無之。

《僱傭條例》列明,僱主須在工資期屆滿後,或僱傭合約終止後的7天內支付工資,如僱主故意及無合理理由短付或遲付工資,即屬違法,最高罰款35萬元及監禁3年。另外,僱主如不按照勞資審裁處或小額薪酬索償仲裁處的判令,在款項到期後14天內支付工人欠款,最高亦可被罰款35萬元及監禁3年。

|去年最高判罰監禁2個月緩刑兩年

欠薪罪行罰則看似不輕,但法庭實際判刑卻輕手得多。勞工處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交的資料顯示,去年勞工處就違例欠薪提出檢控並被定罪的傳票有996張,較2023年的819張多22%,其中以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欠薪問題最嚴重,涉及這些行業被定罪的傳票合共有310張。至於涉及拖欠勞審處或小額索償仲裁處裁斷款項罪行的定罪傳票去年則有150張,較前年204張少26%。

值得留意是去年有一名公司董事因欠薪及拖欠勞審處裁斷款項而被判監禁2個月,但緩刑24個月,這已是去年最高判罰的案例。翻查資料,涉事公司為騰翔宏科微電子有限公司,法院同時命令該董事須向有關僱員支付合共約51萬元的欠款。

罰款金額方面,去年涉及欠薪罪行,每張定罪傳票平均罰款為2,865元,較2023年的3,732元及2022年的3,480元,分別減少23%及18%;而最高罰款的定罪傳票則為10000元,同樣低於2023年的12,000元及2022年的20,000元。有關拖欠勞審處或小額薪酬索債仲裁處裁斷款項罪行方面,去年每張傳票平均罰款則為6,238元,金額同樣是近3年來最低,而最高罰款的傳票亦只是罰40,000元,與2023年一樣,但少於2022年的50,000元。

本港經濟不斷下滑,可以預計欠薪事件未來會陸續有來,法庭就欠薪罪行越判越鬆手,違規僱主只須支付數千元罰款便成功甩身,變相等同縱容剝削行為,與政府嚴打欠薪的目標可謂背道而馳。

過去3年欠薪罪行判罰情況

檢控所涉罪行判處的平均罰款(每張傳票)判處的最高罰款(每張傳票)
欠薪2022年--3480元
2023年--3732元
2024年--2865元
2022年--20000元
2023年--12000元
2024年--10000元
拖欠勞審處/小額薪酬索償仲裁處裁斷的款項2022年--7046元
2023年--7333元
2024年--6238元
2022年--50000元
2023年--40000元
2024年--4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