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赤連年,過去五年累積財赤逾5000億,扣除發債收入,財赤更是達驚人的天文數字。政府財赤連連,香港經濟一潭死水,掌握政策大權的一眾高官、議員實在責無旁貸。但今日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卻只宣佈高官、議員只會連同公務員一起凍薪,各項關乎民生開支卻成開刀對象,反映所謂「高官問責」、「共度時艱」只是空話,實質是殘民自肥。
財政預算案公佈,政府將會削減兩元長者乘車優惠,票價高於十元,只提供兩折優惠,並且設立車程次數限制,至於全民公共交通補貼計劃,門檻則會提高至500元。以往獲寬減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只保留一半,並會增加同樣關乎民生的機場離境稅、汽車隧道及道路使用收費等。中小學幼稚園免入息審查津貼都取消。香港經濟下行民生本已大受困擾,影響遍及不同階層,各項削減民生資助的政策,必然會令市民生活雪上加霜。
政府面對嚴重財赤,大量削減民生開支,但到頭來卻為了討好中央政府,將資源源源不絕大量投入不切實際的大白象工程,以配合融入國家發展大計。財政預算案透露,隨著北都會及其他大型基建工程展開,政府預計基建開支將由每年900億增加至1200億。為了討好中央政府,即使面對嚴重財赤,即使要大幅削減民生福利,亦不打算剎停這些大白象工程。諷刺地,這情況令人聯想主權移交之前,中英聯絡小組中方主事人陳佐洱曾就港府公共開支增加,以「車毀人亡論」向時任港督彭定康發出嚴厲警告。
最令人氣憤的是,預算案公佈全體公務員須因為政府財赤面臨「凍薪」,增加各項民生收費及削減補助,但領導無方、理應遭到問責的的一眾高官及議員,卻無須為此承擔任何額外責任,只跟隨18萬公務員一同凍薪辦理。翻查資料, 特區政府成立以來, 曾因政府財政問題經歷四次高官減薪, 今次李家超班子卻是一毛不拔。換言之,特區政府目前搞出了一個爛攤子,市民大眾被迫承受種種惡果,但特首司長局長及一眾高官,與及行政立法兩會議員,卻可以繼續「䟴䟴腳」每年合共收取納稅人逾2億元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