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借國安法打壓新聞自由,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RSF)最新公布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首次跌入「狀況惡劣」紅色區域,與中國、北韓同級。港評分跌至新低主因包括有新聞工作者被判囚。香港記者協會統計,過去6年最少有49名新聞工作者被捕。政權以國安罪名大興文字獄,被迫停刊近4年的《蘋果日報》,連同創辦人黎智英在內,共有7名新聞工作者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他們「未判先囚」最長已逾1,600日。
新聞自由指數首次跌入狀況惡劣級別
RSF公布2025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港較去年下跌5位至140位,評分跌至歷來新低,同時首次跌入狀況惡劣級別。組織負責人指港評分下跌主因包括有新聞工作者被判囚,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及時任署理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於去年9月被判囚,是港首次有記者因為履行正當傳媒工作而被判監禁。另一個排名下降原因則是去年實施《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為逼害記者提供新工具。
新聞工作者在威權統治下,人人自危。記協早前推出專題網站,記錄傳媒近年發生大事件。記協指,據新聞報道及傳媒聲明,由2019年6月初至2025年4月底,港至少有49名新聞工作者被捕,當中32人已被起訴,24人被裁定罪成或認罪,至今年初有9人在囚。
《蘋果》下月被結業4周年 7人被控違反國安法
下月23日是《蘋果》「被結業」4周年,港府自2020年6月30日實施「國安法」後,不斷針對蘋果,同年8月10日警方拘捕黎智英,指他涉嫌觸犯國安法及串謀欺詐等罪名,12月被正式起訴。由2020年12月3日欺詐案被拒保釋起計,截至今日(5月20日),黎已被羈押1630天,其間他因詐騙罪被判囚5年9個月。
除黎智英,警方在《蘋果》停刊前後,亦先後拘捕8名《蘋果》管理層,最後有6名負責日常報館管理及編務工作的新聞工作者與黎一樣同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包括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兼《蘋果》前社長張劍虹、前副社長陳沛敏、前總編輯羅偉光、前執行總編輯林文宗、前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及前社論主筆楊清奇。他們早前已承認控罪,但判刑要等待黎智英審訊完畢。6人中以張劍虹及羅偉光被扣押時間最長,截至今日(5月20日)兩人已被關押1,433天,其餘4人則被關押1,399天。黎智英否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的案件,早前已完成146天審訊,8月14日結案陳詞。早前高院在處理蘋果清盤呈請時,清盤呈請雙方曾在庭上稱,黎智英案料今年10月裁決。
26新媒體成立 體現新聞工作者韌性
記協新聞工作者被捕名單,也記下多間小型網媒及學生媒體記者被捕資訊,大部分涉及2019年反送中運動或國安相關罪名。公民媒體記者曾焌熙與時任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4人在2019年7月「光復屯門公園」遊行後,被指要求他人刪去示威照片,事後遭控以非法集結罪成判囚13個月,他另在翌年4月被指在太子管有一把可拆除金屬杆的黑色縮骨遮,被裁定管有攻擊性武器罪成,判囚8個月。城大學生會編輯委員會記者黃家豪在2019年7月1日示威者佔領立法會期間,進入現場採訪,事後被控暴動罪及非法進入立法會會議廳,前者罪名不成立,後者被判罰1,500元。
港新聞工作者在過去幾年先後受到《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衝擊,報道真相隨時成為階下囚。政權動輒以言入罪,斷送香港新聞自由,猶幸在黑暗中仍有不少新聞工作者堅持報道真相。記協網站統計在後國安法新時代下,在香港或海外新成立了26間網媒,體現香港新聞工作者的堅持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