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電子通訊

4 mins read

訂閱

今期內容: 海外港人團體 力撐新聞自由 | 流散公民專訪 | 香港勞權快訊 | 活動回顧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涉歧視工會解僱香港記者協會 (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主席鄭嘉如,事件發生後,我們隨即發起聯署行動,呼籲海外港人組織聯署,要求WSJ撤回解僱決定及公開交待事件,在短短一日內獲近50海外公民及人權組織支持。

同時我們亦聲援WSJ母公司工會出版業獨立僱員協會(The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of Publishers’ Employees, IAPE)的一人一信行動,呼籲更多人向WSJ主編Emma Tucker發出聯署信,要求資方恢復鄭的職位,及公開交代解僱決定。

正如鄭早前表示:「新聞自由的需要不會因地域而改變。」希望大家積極聲援被打壓的香港新聞自由及工會權利。

流散公民專訪

勞工研究者區龍宇:為重建民主運動展開民主商議,尋求共識

區龍宇跟不少港人一樣,離開曾努力付出的城巿,於2021年移居英國,雖說移英展開退休生活,但區仍熱心參與不少在英港人的研討會,積極探討香港未來去向。他理解移英港人需時間療傷、平復心情,又或應付異地生活的實際問題,甚至要遊說國際抵制中共極權,但同時他亦希望在英港人組織建立公共討論平台,持續商議,就香港未來發展方向尋求共識。

香港勞權新聞快訊

  • ITUC發表勞權評級報告 香港與全球對打工仔最差國家同級 <繼續閱讀>
  • 英國法院裁定須調查涉新疆強迫勞動產品 SHEIN倫敦上市受阻香港成備胎 <繼續閱讀>
  • 記協主席鄭嘉如遭《華爾街日報》辭退 稱曾被施壓勿參選工會 <繼續閱讀>
  • 余慧明:仍認為通過投票改變秩序沒有錯 也許唯一錯誤是我太愛香港 <繼續閱讀>
  • 大勢所趨|多國試行4天工作周效果良好 周休3天僱主何懼之有? <繼續閱讀>
  • 工黨當選,英國勞工政策將出現什麼轉變? <繼續閱讀>
  • 國安法四周年|紅色緊箍咒扼殺專業自主 社工教師齊遭殃 <繼續閱讀>

活動回顧

《幸彤在監獄》放映

Nomad Reading Dallen Nomad CIC 本月在Cardiff舉辦記錄片《幸彤在監獄》放映活動,本會總幹事蒙兆達獲邀出席映後座談擔任講者,與參加者分享香港民主運動的發展方向及反思。參與者雖身在海外,仍十分關注香港發生一切,令人感動。

蒙兆達在分享中表示,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鄒不是因自己的行為而坐牢,而是為了香港這個爭取民主的共同體。他認為,鄒在困境中堅持說真話的行動,表面上好像改變不了政權什麼,但卻可以開啟冷漠的人心,令更多人看見希望。在今天的香港社會,雖然再看不到大型遊行示威,但仍有不少人,繼續在自己崗位持守價值。

在英港人網上勞工權益講座

本月,我們分別與Kongtinue和Shropshire Hongkongers兩個在英港人組織,為居住於薩塞克斯郡Sussex與什郡Shropshire的香港人講解英國勞工法例知識。除了僱傭合約、假期、紀律及申訴程序等基礎勞法知識外,亦包括了工傷、歧視與欺凌,還有仇恨罪行(hate crime)等需要注意的事情。

另外,我們將未來繼續舉辦勞權講座及展覽,如你所屬團體有興趣合辦講座,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絡。

以上是我們過去一個月的工作。歡迎你轉發這封電子通訊,讓更多人知道香港勞權最新動態。

最後,記得追蹤我們的 Twitter, Instagram 及 Facebook ,緊貼我們的最新工作。謝謝!

香港勞權監察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