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勞權監察斥勞福局拖延檢討 強烈要求即時停止輸入外勞

8 mins read

特首發表施政報告在即,香港勞權監察今日(9月15日)公佈「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檢討報告,揭示該計劃種種監管漏洞及對工人飯碗衝擊,強烈要求立即叫停輸入外勞。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報告,檢視擴大輸入外勞計劃執行情況,指失業率升至3.7%,創三年新高,逾14萬人失業,政府仍繼續輸入外勞。今年首五個月已批17,431人,與去年數字相約,批評政府做法盲目,懶理本地工人生計。

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蒙兆達指:「結業潮浪接浪,打工仔面對裁員減薪壓力,人心惶惶,特區政府卻完全無意剎停計劃,繼續大舉輸入外勞,如此倒行逆施的行為,有如在工人傷口上灑鹽!」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早前受訪,表示兩年檢討限期,應由計劃首批外勞批出時計起,因此檢討應在明年上半年才進行,而期間仍可繼續輸入外勞。蒙兆達批評:「政府這是出爾反爾,計劃延長多一天,打工仔又會受害多一天,特首有必要在施政報告作出交代!」

香港政府於2023年9月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稱計劃),放寬外勞輸入規定,容許原本26個受限制職位及部分非技術/低技術職位引入外勞。計劃實施不足兩年,截至今年5月已批出外勞合共超過六萬人(61,058),平均每月批出近3,000外勞,相等於計劃以往全年獲批人數。

六萬多外勞中,過半(30,896人)來自計劃下通常不包括的26個職位類別,獲批輸入最多外勞的是侍應生、初級廚師,排第三位是售貨員。飲食業是輸入外勞行業的重災區,佔整個行業就業人數高達一成。單計侍應、初級廚師及廚師三個職位,截至5月,已合共批出逾22,000名外勞。 而在2023年年中實施的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則繞過勞顧會審批,由政策局獨攬審批權。計劃實施至今,三個行業(院舍、運輸及建造) 已合共批出25,000名外勞來港工作。計劃採滾動式的配額安排,用之不盡,令實際輸入外勞人數高於配額數目。例如,建造業原已累計批出逾萬個外勞配額,但部份工程完結後又可釋放已用配額,現還有8,000多配額可用。

輸入外勞對本地就業明顯地造成嚴重衝擊。香港最新失業率升至3.7%,創三年新高,逾14萬人失業。以飲食及建築業為例,推行計劃之初,兩行業失業率分別為4.4%及3.9%,兩年後,失率已分別急升至6.4%及7.2%,達致四成及八成五的驚人增幅。報告亦發現,輸入外勞較嚴重的行業,例如飲食及零售業,開工不足率亦出現大幅增長,反映可能與僱主聘請外勞後,將本地工人轉為兼職有關。同時,擴大輸入外勞之後,亦出現僱主普遍壓價情況,官方現時所用工資中位數,亦與市場實際情況脫節,淪為請人的工資上限。統計處資料顯示,過去一年全港就業人士每月收入中位數平均增加6.2%,但飲食業卻錄得零增長,零售業亦只輕微增加2%。

報告指出,計劃實施兩年以來,局方鬆章濫批,又疏忽監管,縱容無良僱主濫用計劃,「假招聘、炒本地工請外勞」問題嚴重,面對失業率高企,政府應因時制宜,立即撤銷計劃並進行檢討。

另,報告亦將計劃「四宗罪」歸納如下:

審批馬虎 監管失效

勞工處為加快批核,由實地巡查改為單憑文件審批,申請幾乎「有求必應」,拒批率僅0.31%。監管措施亦嚴重滯後,計劃由2023年實行接近兩年,直至2025年中,本地工人投訴「假招聘」問題不斷湧現,局方才展開突擊巡查僱主,又臨急臨忙設網上投訴表格。勞福局局長孫玉菡透露由2023年9月至2025年4月期間,勞工處未接獲任何僱主違反人手比例規定的投訴,但由2025年5月至6月兩個月就收到31宗同類投訴。短短兩個月,投訴由零激增至數十宗,究竟政府是刻意向僱主「鬆章」,還是局方監管失責,對問題後知後覺?

審批透明度不足 勞顧會淪橡皮圖章

計劃規定勞顧會具最終把關權,計劃推行以來,每月約三千宗外勞申請,幾乎全數獲批,罕見勞顧會否決個案。政府至今未交代勞工處有否打破慣例,在所有審批個案中行使決定權,勞方委員亦未公開自己是否曾反對個案。失業率高企下,大量輸入外勞究竟是勞方代表失守,抑或是慣例打破,勞工處操控外勞申請的批核?當審批透明度蕩然無存,不禁令外界質疑勞顧會只是橡皮圖章,甚至懷疑勞工處直接操控結果。

人手比例灰色地帶

雖然計劃規定僱主須維持本地與外勞2:1比例,但計算方法以整體公司人數為準,令大型企業得以「鑽空子」,聘請本地人任職在彈性較靈活的後勤崗位,人手吃緊的前線職位則盡用外勞,這安排無異削弱本地打工仔的生存空間。另外,計劃規定全職工時只要求每周35小時,遠低於統計處全職僱員的每周工時中位數43.4小時的標準,這縱容僱主將原本較高工時的全職僱員,轉為每周工作35小時,分拆出更多職位,申請聘請更多外勞。

罰則過輕 欠阻嚇力

違規僱主最多只會被中止申請一至兩年,不用罰款不涉刑責,亦毋須補償工人。至今僅兩間公司被處分。例如尚苑中菜廳被揭聘外勞後炒本地工,僅被禁止再申請兩年,但已聘用的11名外勞仍可繼續工作,懲罰形同「不痛不癢」,有如縱容其他僱主違規。

立即叫停計劃 重建本地優先

我們強烈要求政府立即叫停「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與三個行業輸入勞工計劃,特首李家超在周三發表的第四份施政報告中,應盡快交待檢討外勞輸入計劃的方案詳情。我們建議檢討需包括:

  • 停止擴大輸入外勞計劃後重啟公眾諮詢;
  • 對違規僱主加強刑罰,包括設具阻嚇性罰款及研究針對欺騙個案作刑事檢控;
  • 把三行業的外勞申請,重新交由勞工處及勞顧會審批;勞顧會亦須定期公佈申請僱主資料及投票結果,讓公眾監察。要求打擊剝削外勞行為的跨部門專責小組,盡快交代工作進度與成效。

報告全文:「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檢討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