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新機制|一年一檢再拖兩年  出橫手壓抑工資增長

香港行政會議通過將最低工資由每兩年檢討一次,改為一年一檢,並引入方程式,與本地生產總值(GDP)和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兩大數據掛鈎,但前者設增幅上限,而首個按新機制得出的最低工資更要延至2026年5月1日才生效。政府表示,反映經濟增長因素上限封頂1%,而且有關增幅要先扣除過去十年平均增幅,及加幅只能佔增長的百分之二十。

我們按政府數字統計,最低工資實施以來,只有四年(2011、2017、2021及2023)能符合此規定,獲通脹以外額外增幅。但七除八扣之後,工人分享的只得「餅碎」。假設當年經濟增長3%,過去年平均增幅為2%,最低工資可獲通脹以外額外增幅僅為: (3-2)x 20%= 0.2%。如果當年甲類物價指數為2.5%,則最低工資增幅2.7%。

消失了的勞動節遊行 建制工會連續兩年隱形

勞動節將至,今年五一世界各地如常有遊行示威,為打工仔爭取權益,唯獨香港例外。本港兩個建制派工會工聯會及勞聯表明今年再度棄辦五一遊行,其他獨立工會亦脅於政治形勢未有申辦遊行。今年是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首個勞動節,特首李家超聲稱立法讓香港可以昂首闊步在由治及興大道上全速前進,但一個連勞動節遊行也容不下的社會,到底是向前邁進還是開倒車 ?

報告﹕港府肆意打壓工會持續 嚴重削弱香港勞工權益

香港勞權監察今日(4月24日)發布《2023年香港勞工狀況》報告指出,香港面對作為中國及外地樞紐的獨特角色漸失,勞動人口急劇老化,經濟前景一片暗淡。同時,港府繼續利用國安法肆意打壓工會,過去三年逾二百工會被迫解散,2022年加入工會人數較2019年減少7%,工會規模縮小,工會平均會員人數減四成,只得或少於50名會員的「蚊型工會」數目則由287個增加至813個,上升達三倍。加入工會人數下跌,工會零散化,令工人難以團結,爭取權益。

香港人勞動節

我們將於5月11日舉辦首屆香港人勞動節,豐富內容包括:自主工運歷史及文物展覽、探討流散社群的海外角色、認識英國職場文化、在英打工勞法諮詢、香港工運歌曲、電影放映及港式美食等。凝聚在英港人,互相守望,延續香港自主工運精神!

無視結業潮 飲食業逾萬人無工開 半年輸入逾千外勞

港府去年9月4日起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放寬26個非技術及低技術工種可申請輸入外勞。勞工處最新數字顯示,短短半年間,已有2,318名外勞獲批來港從事過往不得輸入的工種,以飲食業佔多數,當中分別有643人及419人從事侍應及初級廚師。現時本港飲食業有逾萬人處於失業狀態 ,但計劃至今卻已引入逾千名外勞,在越趨嚴重的結業潮下,對本地工人簡直是雪上加霜。

港爆結業潮 破欠申請激增 勞動市場危機四伏?

兩年前武漢肺炎疫情期間開設的Facebook專頁「全港執笠大結業關注組」,早前改名「全港店舖執笠結業消息關注組 (店舖/ 餐廳/ 零售/ 小店/ 大集團) 」,網民紛紛上載店舖結業消息,網頁迅速爆紅,成員人數突破30萬人,疑因太受關注日前受壓再次改名為「全港店鋪消息關注組」,把「執笠」兩字刪去。紙包不住火,結業潮已成為港人熱話,有網民更留言擔心下一波會出現裁員潮、失業潮及減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