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港府擴大輸入外勞一年半 外勞數字颷升23倍 香港勞權監察呼籲政府立即停止擴輸外勞計劃

過去一年半,港府在無公眾諮詢的情況下,強推三個「行業輸入外勞計劃」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導致輸入外勞數字暴增23倍,從過去每年約 3,100 人,激增至至少 71,000 人,相當於本港約65%失業人口。這場由政府一手造成的勞動市場震盪,正在嚴重衝擊本地工人,「重災區」如建造、零售及飲食業等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急速上升。

報告﹕港府肆意打壓工會持續 嚴重削弱香港勞工權益

香港勞權監察今日(4月24日)發布《2023年香港勞工狀況》報告指出,香港面對作為中國及外地樞紐的獨特角色漸失,勞動人口急劇老化,經濟前景一片暗淡。同時,港府繼續利用國安法肆意打壓工會,過去三年逾二百工會被迫解散,2022年加入工會人數較2019年減少7%,工會規模縮小,工會平均會員人數減四成,只得或少於50名會員的「蚊型工會」數目則由287個增加至813個,上升達三倍。加入工會人數下跌,工會零散化,令工人難以團結,爭取權益。

香港自主工運大事記(1990-2021)

過去30年,自主工運與香港人風雨同路,見證了不少時代變遷。以下展示了部份由1990年代至今的工運事件,反映了香港自主工運發展的起伏跌落,當中結集了無數工人和組織者的犧牲和努力。 

香港在囚工運人士

自香港國安法在2022年6月30日實施以來,至少八名工運組織者因參與工會及民主運動而被檢控,部份人至今已被未審先囚逾一年。未經審訊而被長期羈柙令被告未能獲得公平審訊,有違《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等國際人權法及標準。

當局打壓工會的全方位策略

《國安法》第九條要求特區就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加強對學校、大學、社團、媒體、網絡等的指導和監督,而政府隨即落實一系列政策,以下是部份對工人權益和公民社會活動有重大影響的範疇。 公務員 政府在2021年1

余慧明

自2022年3月起被關柙。余慧明是一名註冊護士,她協助成立代表二萬多名員工的醫管局員工陣線,並成為工會的首任主席,工業行動的要求包括為醫管局員工提供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以及關閉邊境以阻止病毒蔓延至香港。她因出選民主派初選,而被控嫌串謀顛覆罪。

吳敏兒

自2021年3月起被關柙。吳敏兒是職工盟和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的前主席。7月代表工黨參加民主派初選。競選綱領包括爭取保障勞工權益,以及通過組織工會加強工人在香港民主運動的角色。她因參加初選,被警方以涉嫌串謀顛覆罪名拘捕,自2月28日起一直被關押。高等法院在 12 月 20 日駁回她的保釋上訴,理由是她因工會工作而具有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