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不足半年多2,700人失業或開工不足 僱主壓價低薪職位湧現

輸入勞工政策對建造業工人的損害陸繽浮現,去年10月底起建造業外勞陸續抵港,統計處數字顯示,不足半年本港已多了2,700名建造工人失業或開工不足。早前有紮鐵工向傳媒控訴被壓價,我們5月中在勞工處互動就業網搜尋建造業空缺,發現5大輸入外勞最多的工種中,不少空缺薪金遠低於外勞價,個別職位的人工更相差超過一半,例如有公司聘請木工,日薪最低僅得800元,較外勞1,800元低56%。

抗議蘋果新彊供應鏈血汗生產

剛過去的星期天(5月12日),香港勞權監察代表參與了由「工人反對中共」Workers Against the CCP發起的行動,前往蘋果(APPLE)位於英國倫敦的店舖,抗議該集團在中國大陸及新彊的生產供應鏈,利用中共專政下的強迫勞動及反工會政策,進行血汗生產!

堅守信念拒向暴政投降 緬甸工會的抗爭之路

2021年2月1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令原本正朝民主自由蹣跚而行的國度一朝崩塌。三年過去,緬甸的政局仍動盪不安,聯合國在政變三周年發聲明對該國不斷惡化的局勢表示深切關注,指已有數千人被殺害,200多萬人被迫離開家園,1.86億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佔總人口三分之一。這些可怕數字背後,藏著一群堅毅不屈的抗爭者,他們為爭取人權與自由幾乎獻出所有 — 緬甸工會是三年前「春天革命」的主要推手,多名成員因此流亡、被捕入獄甚至受酷刑致殘,但他們仍堅守信念。

追新聞|五一勞動節|遊行續絕跡 黃迺元擺街站講垃圾徵費 「記掛為勞工權益付出的人」

追新聞於2024年5月1日勞動節提及香港勞權監察於4月底發表《2023年香港勞工狀況》報告,指過去3年有超過200個工會被迫解散,工會規模亦明顯縮小,工會平均會員人數減4成,只得或少於50名會員的「蚊型工會」數目則由287個增加至813個。你可以做按此閱讀報道(只有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