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經濟」日趨蓬勃,但在龐大的經濟利益背後,卻衍生不少勞資糾紛,工人權益飽受剝削。香港在2021年首次透露會研究如何加強保障平台工作者的權益,三年後的今日卻仍未有具體方案,僅透露最快年底公佈平台工作者工作情況調查報告,立法保障遙遙無期。相比歐美近年已逐步加強平台工作者的權益,新加坡明年一月起更實施新例,保障平台工作者享有與其他工人同等水平的公積金、工傷保險及集體談判。香港在有關方面的進程明顯大落後。
國際勞工組織在2021年2月發表名為《World Employment and Social Outlook 2021 – The role of digital labour platform in transforming the world of work》的報告,將數碼勞動平台分為線上互聯網平台及實地位置平台兩類。前者發布的工作由工作者於線上執行,例如提供翻譯及設計等服務;後者配對的工作則由工作者於指定地點及範圍內提供服務,如提供外送服務等。
港去年首宗案例確立平台工作者非自僱
全球在2020年初爆發新冠疫情,令平台經濟迅速發展,特別是外賣平台,生意更以倍數增長,但同時引發假自僱的爭拗。過去4年,香港三度發生外賣員罷工事件。去年中「Zeek斑馬到家」六名司機更曾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欠薪,最後勝訴,成本港首宗確立平台工作者並非自僱的案例。
立法會秘書處去年8月資料顯示,港至少有11.4萬人透過五大數碼平台接單,佔本港整體就業人口約3%。這類工人一般會被數碼平台視作自僱人士,不能享有僱主強積金供款、有薪年假及疾病津貼等福利,若因工受傷,也不會有勞保賠償。
統計處年底公布調查結果 立法無期
勞工及福利局前局長羅致光2021年8月在立法會曾表示會研究不同國家及地區就保障平台工作者權益所採取的策略,勞工處亦正與政府統計處商討進行主題性住戶調查,以掌握平台工作者的工作情況。不過直至他退任,仍未交出任何工作進度。到去年6月,勞工處被傳媒追問有關工作時,才透露已委託統計處蒐集數碼平台工作者數據。勞工處去年底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預計到2024年底至2025年初發布調查結果。換言之,由部署做調查至公布調查結果,足足用了3年半時間。
勞工處在文件透露已成立聯絡小組,成員包括處方代表及主要數碼外送平台,探討改善平台工作者保障的可行方案。勞工處計劃邀請聯絡小組數碼平台成員,協助以問卷或焦點小組等,收集意見。勞工處未有承諾透過立法加強平台工作的權益,僅稱會繼續經聯絡小組推動平台公司完善平台工作者的工作安排及保障,並分析調查結果,從而協助擬定保障平台工作者的政策方向。不過,具體時間表欠奉。
英國推就業身份指引 助平台工作者分辨身份
港府一直冷待平台工作者,但國際社會卻越來越關注他們的權益。早在2016年,英國法庭裁定Uber Eats應將司機視為員工,並提供最低工資及病假工資等各項權利,Uber其後兩次上訴都敗訴,案件有利其他平台工作者爭取應有福利,而官方亦推出就業身分指引,臚列法庭案例及提供實用建議,讓平台公司及平台工作者參考相關準則,分辨其就業身分為「僱員」(employee)、「工人 」(worker)或「自僱人士」,如有爭議須由法庭裁決。在英國,工人的法定僱傭權益較僱員少,但如符合條件,仍可享有最低工資及有薪年假等保障。
歐盟通過平台工作者指令 為成員提供立法指引
歐洲議會在今年4月亦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歐盟平台工作者指令」,按這項新規範,只要根據各成員國法律和共同協議,平台與工作者之間存有指揮監督關係之事實,即推定雙方為僱傭關係,而非獨立承攬。協議文本還需經由理事會正式通過,在歐盟官方期刊發布後,成員國將有兩年時間將該指令的條款納入其國家法律。事實上,西班牙在2021年3月已率先訂立俗稱「Rider Law」的法例,在法律上確立外賣車手屬僱員身份而非自僱人士,保障他們享有最低工資、有薪病假及集體談判權。比利時和葡萄牙也分別於2023年1月和2023年4月修訂勞工法例 ,清楚界定平台工作者為可享有全部勞工福利的僱員 。
根據立法會文件,在2020年至2023年,至少有5個先進地方,包括澳洲、新西蘭、加拿大及美國等已就如何保障平台工作者完成公眾諮詢,目前未敲定立法建議,部分地方在諮詢過程中,曾提出賦予平台工作者正式或半正式僱員身分。
新加坡新法案保障平台工作者集體談判權
亞洲區方面,新加坡國會9月10日三讀通過《平台工作者法案》(Platform Workers Bill)明年1月1日生效。當局將為以應用程式提供的士、私人網約車、送餐和送貨服務的人士設立新的平台工作者就業身分,確保他們享有與其他工人同等水平的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工傷保險和集體談判權,其中集體談判一環,賦予平台工作者設立其代表團體的權利,讓工人透過集體談判與企業簽署具法律約束的協議,甚至可展開罷工。雖然新法案只為平台工作者提供三方面特定保障,其他如有薪假期、休息日等則不包括在內,但總算為保障平台工作者勞權踏出重要一步。
平台工作者就業身分模糊不清,現時單靠法院裁決訴訟個案,逐一確定平台工作者就業身分的做法,根本未能充份保障他們的權益,政府有責任盡快落實具體措施,還平台工作者一個真正的僱員身份,杜絕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