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殺人無形 中暑納職業病不容再拖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極端高溫天氣成為常態,在戶外工作的工人,中暑風險與日俱增。早前香港地盤便有工人,在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期間疑中暑,昏迷送院後不治。香港目前未把中暑列為職業病,工人在工作期間中暑,只視為一般工傷處理,保障嚴重不足。政府前年雖推出《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但由於不具法律效力,指引儼如無牙老虎。相比鄰近國家如日本,不但早已將中暑納入職業災害,今年6月起更訂立新法保障工人免受極端氣溫影響,香港在有關方面的權益明顯不足。

超人爸爸也會過勞 立法保障刻不容緩

在孩子眼中爸爸是超人,為家人辛勞工作無怨言,甚至犧牲自己的健康。香港打工仔工時長,「過勞死」個案屢見不鮮。勞工處數字顯示,由2018年至2022年,5年間僱員在工作期間「非因意外或職業病死亡」個案合共有724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勞工組織(ILO)研究指,每周工作55小時或以上的人,中風及死於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都較高,香港去年就有多達近27萬人每周工時56小時以上,但港府卻一直拒絕將過勞死列入可補償職業病。反觀亞洲同樣以高工時聞名的日本及台灣則早已將工作過勞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納入職業病範圍。

流散工運人專訪 | 何偉航從職工盟到英國TUC的工運旅程 

提起何偉航 (Stanley)這名字,與當年一場轟動全港的碼頭工潮總是分不開。經歷風風火火之後,他卻選擇了轉職較低調的教育幹事崗位,以不同方式貢獻工運。直至2019年反修例運動爆發,受到時代的召喚,他毅然代表工黨參選區議會,由工運路走上參政途。國安法立法後形勢急轉直下,跟眾多區議員同僚一樣,他在2021年因拒絕宣誓決定辭任並遠赴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