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政府宣佈修訂《逃犯條例》,為香港帶來史無前例的災難。面對暴政,香港人前仆後繼捲入抗爭,五年前的今日,35萬人響應網上號召參與8.5大罷工,在港九新界七區集會締造歷史。罷工是打工仔最強的武器,這次跨行業的政治罷工,有別於過往因勞資糾紛而發動的罷工,數以十萬計市民為履行公民責任,無懼秋後算帳,齊心站出來,寫下香港抗爭史上重要一頁。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日前涉歧視工會解僱 身兼香港記者協會主席的記者鄭嘉如 ,根據《僱傭條例》,僱主阻止或阻嚇僱員參與工會;或因僱員參與工會而終止僱傭合約,即屬犯罪。然而,僱主會肆無忌憚辭退員工,撇除政治因素,還因現行法例下舉證門檻高,定罪個案屈指可數。WSJ今次公然向參與工會的員工開刀,明顯抵觸法律,當局若在此事上輕輕放過,令人憂慮會令更多無良僱主爭相仿傚。
香港最大規模國安案件民主派初選47人案,將於本月25日開庭處理被告求情事宜。國際工會聯盟(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 ITUC)日前發新聞稿公開強烈譴責香港特區政府利用國安法大模規檢控工運領袖及社運人士,並將他們裁定有罪,嚴重違反國際勞工準則。ITUC呼籲特區政府立即釋放前職工盟主席吳敏兒及前醫管局員工陣線(HAEA)主席余慧明。
文:香港勞權監察 特約記者 11月26日,47人香港初選案再次開審前的星期天,逾百人冒著寒風細雨聚集在倫敦中國大使館外,響應英國工會發起的聲援行動。這幾天,全球各地均見流散港人發起聲援行動,案件至今拖
國際工會聯會-亞太支部(ITUC-Asia Pacific)於本月23日(星期四 )在第五屆大會通過議案,譴責香港特區政府利用國家安全法為武器工具,拘捕及囚禁工運及民運人士,打壓公民社會,製造恐慌,鎮壓在香港以至海外批評反對的聲音。議案又指,會持續關注香港發展,支持香港獨立工運人士,並爭取透過聯合國和國際勞工組織的架構申訴,及組織行動要求釋放職工盟前秘書長李卓人。
民主派47人初選案,最後一名被告、前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8月28日完成作供。余慧明稱,從2019年社會運動政府對市民訴求視若無睹,至2020年醫護罷工吸取的經驗,若本身沒有足夠話語權,政權不會與其
五月,我代表香港勞權監察出席了加拿大總工會 (Canadian Labour Congress) 在蒙特利爾 (Montreal) 舉行的大會,並參加了大會前一晚舉行的國際論壇,與來自海地及墨西哥的講者一起,分享三個地方自主工運面對的政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