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內容: 聯合國人權專家發聲明關注47人案審訊及國安法懸紅通緝令 | 國際連結 | 香港勞權快訊 | 活動回顧
我們在十月來到英格蘭東南部舒梨郡(Surrey)的僑福(Guilford),與當地香港人組織僑福香港人(Guildford Hongkongers)合辦 「在英港人勞工權益講座」及「香港自由工運歷史展覽」。
1997年10月29日,臨時立法會廢除集體談判權條例。條例在香港主權移交前由時任立法局議員李卓人以私人法案形式提交並獲通過,但短短四個月便被廢除,曇花一現。缺乏集體談判權的保障,打工仔權益多年來飽受剝削,影響深遠。今年是廢法26周年,香港勞權步入冰河期,集體談判不但漸行漸遠,「勞動三權」中另外兩權-自由結社權及罷工權亦逐步被閹割。
香港特首李家超今日(25日)宣讀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講辭長202分鐘,但勞工政策卻交白卷,一味吸納海外人才來港,除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又開放越南、老撾及尼泊爾人才來港就業,然而勞工權益卻無寸進,打工仔關注的最低工資一年一檢及修改418連續性合約規定兩大議題,政府繼續採取拖字訣,未肯落實推行時間表。
國際公共服務勞工聯合會 (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PSI)本月於第31屆世界大會通過決議,譴責香港、柬埔寨、菲律賓、南韓等地的政府及安全部隊持續打壓工人及工會。PSI重申,只有透過實現民主及和平才能令勞工權利得以尊重,PSI會與各工會成員合作確保成員可以行使其勞工權利。
上月底,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蒙兆達獲邀前往瑞典進行交流,先後探訪當地智庫組織及工會,講解香港工運被打壓狀況及最新發展。行程期間,剛巧適逢瑞典總工會 (LO) 舉行「全球工會狀況2023」報告書發佈會,蒙兆達亦有幸獲邀出席。
香港勞權監察與英國公營服業工會於上周四(十月五日)在英國倫敦舉辦酒會團結英國工會支持香港自主工運,同場展出香港自主工歷史展覽。活動邀得英國工黨影子亞太事務國務大臣Catherine West 、英國全國工會聯盟秘書長 Paul Novak出席開幕致詞,呼籲團結英國工會力量,支持香港自主工人運動。
截至去年底,全港有近34萬外籍家務工,佔香港勞動力近十分之一,但這批不可或缺的勞動力卻長期遭到不公對待。港府公布,外籍家務工今年最低工資調高3%至每月4,870元。近十年無論經濟好與壞,外傭工資增長總是在一百元左右徘徊。百多元在十年前夠食一日三餐,現在一份早餐都花掉一半。勞動有價,這點不會因種族與國籍而有所區別,家務工作為香港家庭的強大後盾,她們理應得到合理的薪酬待遇。
伯明翰大學商學院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謝馥盈博士與移英港人團體West Midlands Hongkongers Support CIC 於9月22日公佈移英港人就業情況調查結果。調查在今年5至7月進行,成功訪問449名移英港人,近七成為35至54歲並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的人士,約半數常住西密德蘭(West Midlands),過半數已在英國定居一年或以上。
聯合國四位人權特別報告員(special rapporteurs),在十月九日發表聯合聲明,對47人案及當局向支持民主的社運人士發出懸紅通緝令表達極度關注。 聲明指,自國安法在2020年七月一日實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