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地民主出現退潮,韓國民主抗爭告訴我們什麼?

南韓戒嚴令風波中,大眾多關注國會與總統的角力,與及兩黨之間的權力爭奪,實際上工會與民間的動員在民主危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2月20日,我們舉辦了「南韓戒嚴風波 – 工會在對抗戒嚴令的角色」網絡研討會,邀請到韓國民主勞總國際總監Ryu, Mikyung及韓國西江大學國際韓國研究教授Chang, Dae-oup,分享他們的觀點。

經濟蕭條年關難過 中國追薪潮提前展開

中國經濟衰退,基層工人首當其衝被壓榨,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指,隨著經濟轉差,今年中國的追薪潮提早展開,個案也比往年多。根據非牟利組織「中國勞工通訊」最新統計,今年9月開始,工人集體行動個案陸續增加,過去3個月累積454宗,其中九成涉及欠薪。年關臨近,對於徬徨追討欠薪的工人而言將是難捱的一年,中國工人勞工環境轉趨惡劣的情況值得關注。

南韓工會、民眾
挺身守護民主對抗戒嚴令

面臨彈劾危機的南韓總統尹錫悅於昨晚(12月3日)突然宣布戒嚴,聲稱反對派同情北韓控制議會,癱瘓政府施政,戒嚴是為了剷除親北韓勢力。此消息宣佈後,大批民眾自發前往國會大樓,攔截載送軍警企圖阻止會議的車輛,令議員終可成功入內召開緊急會議,通過要求總統廢止戒嚴令的決議。

港保障平台工人權益落後 研究三年得個桔

「平台經濟」日趨蓬勃,但在龐大的經濟利益背後,卻衍生不少勞資糾紛,工人權益飽受剝削。香港在2021年首次透露會研究如何加強保障平台工作者的權益,三年後的今日卻仍未有具體方案,僅透露最快年底公佈平台工作者工作情況調查報告,立法保障遙遙無期。相比歐美近年已逐步加強平台工作者的權益,新加坡明年一月起更實施新例,保障平台工作者享有與其他工人同等水平的公積金、工傷保險及集體談判。香港在有關方面的進程明顯大落後。

吳秋北「口裡說得」行動卻很誠實 工聯會自闀遊行集會自由成泡影

「在一百多年前的五月一日,我們的工會前輩就發動總罷工、遊行示威,爭取改善勞工條件。」、「維護勞工權益是工會的天職!」這兩句分別是工聯會黃國與吳秋北在該會之前發起的「五‧一」大遊行上說出。從前,工聯會每年5.1都會舉辦遊行至2019年止,原因為何不言而喻,近日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說,香港需要策略性地找「關鍵點」扭轉部分國家的偏見,點名工聯會重辦五一遊行。崩口人忌崩口碗,吳秋北隨即火力全開不點名批評張所建議是「反中亂港套路」。真理從來愈辯愈明,今天就看看工聯多年高舉的「工道」究竟是甚麼!

傘運·工運︳十年拾遺 記香港人同行的民主苦路

傘運十年,79天的佔領未能改寫香港政制,佔領區曇花一現的烏托邦早已煙消雲散,看到「由治及興」後慘不忍睹的香港,不禁要問,十年前流過的淚與汗有何意義﹖今天我們嘗試從工運的角度找找答案。眾所周知,「和平佔中」因雙學介入而徹底改變運動方向,成為一場由學生主導的公民抗爭運動,學生是最純粹最有感召力的,而工會則是最具組織力與行動力的一群,縱觀古今中外,工學連結是推動民主的重要力量,2014年的雨傘運動亦然。這場看似失敗收場的運動,實則吹響公民覺醒號角,在每個香港人心中種下民主的種子,在不同行業與界別延續雨傘精神。

疫後罷工停不了 中國工運何去何從

新冠疫情壓垮中國經濟,疫後製造業依然疲弱,工廠倒閉、外商遷移,大量老闆「跑路」,苦苦經營的則把壓力轉到下層工人身上,拖欠工資、拒納社保,甚至削減工時迫員工自行離職等,早前江蘇無錫的比亞迪工廠工人罷工,竟然是反對公司禁止加班,因為工資水平太低,如果不加班根本無法維持基本生活開支。不幸的是,中國頻繁的罷工卻遭受政權粗暴介入壓制,特別在經濟下行時罷工對資方威脅減少,變相令力量減減弱。

建造業屢爆欠薪糾紛 1.6萬人無工開 私營地盤空缺僅85個

今年3月香港老牌建築公司馮祥記清盤,揭開連串建造業欠薪事件的序幕,就連承建多項政府工程的保華建業,在5月及7月也先後捲入欠薪風波。翻查資料,過去半年本港最少發生9宗因建造業欠薪引發的工潮。業內人士形容目前建造業風聲鶴淚,有公司拖糧更長達8個月。根據官方數據,建造業失業率在過去大半年持續上升,今年首季私營地盤僅錄得85個空缺,建造業無疑已步入寒冬,基層工人勢首當其衝。

2024年法國國會改選觀察 — 到了重要關頭,法國人民如何阻截極右「國民聯盟」掌權

2024年法國國會大選,出現了出乎意料結果,左翼聯盟力壓極右派。 依所得席次:第一是泛左聯盟「新人民陣線」(下文簡稱NFP),第二是總統陣營「在一起」(Ensemble,下文稱總統陣營),第三是選前民調高企且挾著歐洲議會勝果卻翻車的極右「國民聯盟」(下文簡稱RN)。究竟是甚麼因素令選情勢如破竹的RN情勢急轉直下?本文將作分析。

1 2 3 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