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二(11月19日)初選案判刑後短短一星期期間,已有逾十間來自法國、荷蘭、瑞士、英國、西班牙、緬甸等各地工會的公開表明聲援,當中不乏國際工會,如國際工會聯盟(ITUC)、國際建築勞聯(BWI)及國際記者聯會(IFJ)等。法國勞工力量工會(Force Ouvrière, FO)及西班牙最大工會Comisiones Obreras (CCOO),要求當地外交部長促請港府釋放初選案被囚的45名民主派人士,同時去信駐當地中國領事,對案中兩名工運人士前香港職工會聯盟主席吳敏兒及前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被囚,表達強烈不滿。
香港記者協會早前指今年6至8月間,數十名記者及家人以至家人的僱主與鄰居均受到滋擾與恐嚇,包括記協執委,當中提到的情節令人聯想到中共打壓異見的流氓手段,若當局威迫不能令有關的組織「自動消失」,便以法外方式滋擾對方生活,以親人作威脅,直到受打壓人士承認不了妥協屈服。中共打著無產階級革命起家,深明工人團結的力量,過去十年無間斷高強度打壓內地工會與工運領袖,與今天記協及新聞從業員面臨的如出一徹,可見中國式流氓手段打壓工會已殺入香港。
近日備受爭議的輸入外勞新政策,引起香港社會極大迴響,相繼有建造業外勞投訴遭受無良僱主剝削,包括中介公司中間食價、強迫加班不獲補水、支付遠低於合約的黑市工資等,手法層出不窮;與此同時,亦有業內本地工人投訴,市道不景工程量大減,失業吊鹽水情況已陸續浮現,抱怨政府仍然大量輸入外勞,猶如雪上加霜。
在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中,近五百個獨立工會成立,形成新工會運動 ,為反修例運動注入生機。黃浩賢(Calvin)的政府非公務員職工總會,便是在新工會運動下成立。可惜,隨著港府頒佈國安法、非公務員合約員工需簽署效忠聲明,加上中共喉舌報章肆意抹黑,Calvin在工會參與理事的人數不足下被迫解散工會。他亦隨即移居加拿大。在適應加國新生活的同時,Calvin沒有忘記初衷,積極參與加國當地的港人組織,最近更發起請願爭取當地移民局加快審批港人永居申請。
2024年法國國會大選,出現了出乎意料結果,左翼聯盟力壓極右派。 依所得席次:第一是泛左聯盟「新人民陣線」(下文簡稱NFP),第二是總統陣營「在一起」(Ensemble,下文稱總統陣營),第三是選前民調高企且挾著歐洲議會勝果卻翻車的極右「國民聯盟」(下文簡稱RN)。究竟是甚麼因素令選情勢如破竹的RN情勢急轉直下?本文將作分析。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日前涉歧視工會解僱 身兼香港記者協會主席的記者鄭嘉如 ,根據《僱傭條例》,僱主阻止或阻嚇僱員參與工會;或因僱員參與工會而終止僱傭合約,即屬犯罪。然而,僱主會肆無忌憚辭退員工,撇除政治因素,還因現行法例下舉證門檻高,定罪個案屈指可數。WSJ今次公然向參與工會的員工開刀,明顯抵觸法律,當局若在此事上輕輕放過,令人憂慮會令更多無良僱主爭相仿傚。
全球最大工會國際工會聯盟(ITUC)最近發表《2024年全球權利指數》,對全球151國家的勞工權利狀況作出評級,報告顯示香港再次被評為第五級「工人權利無保障」的國家或地區,其評級與報告中被評為十大對工人最差的部份國家或地區,如印度、孟加拉、菲律賓等同級。而新加坡評分較香港佳,屬第二級,與紐西蘭、芬蘭、荷蘭等同級。
民主派初選47人案,今日繼續求情程序。已解散的的醫管局員工陣線前主席余慧明,今早蓄著短髮、身穿啡色外套出庭,並由其代表律師在庭上讀出余親自撰寫的求情信,不過法庭未待辯方讀畢求情信,便以內容屬政治宣言為由,終止辯方繼續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