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勞權監察今日(4月24日)發布《2023年香港勞工狀況》報告指出,香港面對作為中國及外地樞紐的獨特角色漸失,勞動人口急劇老化,經濟前景一片暗淡。同時,港府繼續利用國安法肆意打壓工會,過去三年逾二百工會被迫解散,2022年加入工會人數較2019年減少7%,工會規模縮小,工會平均會員人數減四成,只得或少於50名會員的「蚊型工會」數目則由287個增加至813個,上升達三倍。加入工會人數下跌,工會零散化,令工人難以團結,爭取權益。
港勞工處職工會登記局最新數字顯示,2023全年僅有25個新工會成立,較2020年495個大跌九成半,去年有43個工會由登記冊除名,過去三年累積有219個工會消失,令已登記的職工會數目由2021年底高峰時的1,527個,減至去年底1,436個。跟2020年之前的三年比較,只得11個工會除名,這個驚人增幅充份說明社會高壓對工會組織空間的傷害。香港工會運動進入冰河期,獨立自主工會自2020年《香港國安法》生效後遭受打壓,建制工會在重要議題上又未有為工人發聲,以致香港勞權失守。
港府說,《基本法》23條經一個月諮詢後獲98.6%支持立法;立法會說,23條是憲制責任,政府3月8日刊憲同日隨即審議條文是光榮的歷史任務。行政立法沆瀣一氣,勢要光速立法「堵塞國家安全缺口」,條文不但比廿年前辛辣百倍,更是在《香港國安法》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警權、收窄人權,叛國、叛亂可判終身監禁,政權說你有違反國安「意圖」,動輒20年牢獄生涯隨時恭候。2003年23條立法是香港公民覺醒重要一役,現在人民在暴政鐵拳下噤若寒蟬,醒悟的人在此時是痛苦的,卻因有他們在夾縫中繼續磊落真誠地活著,我們深信這決不是香港民主的最終章。
李大成在香港社福界廣為人熟悉,多年來關注綜援、劏房等基層問題,隨著港區國安法實施,公民組織逐一被迫解散,向來為基層爭取權益、批評政府政策不足的李大成,亦感到活在紅線下的危機,終被迫匆匆離開自己努力半生的城巿,移英重啟人生下半場,從前在港服務新來港移民,現在善用過去前線經驗,在英服務新移英港人。
1973年成立的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於2021年9月通過啟動解散程序,經過兩年時間核數及變賣資產,近日落實向9.5萬名會員及榮譽會員,每人派發3190元。教協向會員發出的信件形容,這是教協最後一項會務,在完成相關程序後,會向勞工處職工會登記局遞交解散通知,正式為有50年歷史的教協劃一句號。教協多年來不但為教師爭取合理權益,秉持為人師者言傳身教,在大是大非上從不缺席,平反六四、爭取普選到反修例等重大社會議題也勇於發聲,最終被政權趕上絕路。教協從小型工會發展至全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縱然到今天已行至水窮處,但半世紀走過的路並沒有白行。雪泥鴻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1997年10月29日,臨時立法會廢除集體談判權條例。條例在香港主權移交前由時任立法局議員李卓人以私人法案形式提交並獲通過,但短短四個月便被廢除,曇花一現。缺乏集體談判權的保障,打工仔權益多年來飽受剝削,影響深遠。今年是廢法26周年,香港勞權步入冰河期,集體談判不但漸行漸遠,「勞動三權」中另外兩權-自由結社權及罷工權亦逐步被閹割。
國際公共服務勞工聯合會 (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PSI)本月於第31屆世界大會通過決議,譴責香港、柬埔寨、菲律賓、南韓等地的政府及安全部隊持續打壓工人及工會。PSI重申,只有透過實現民主及和平才能令勞工權利得以尊重,PSI會與各工會成員合作確保成員可以行使其勞工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