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勞權監察與英國公營服業工會於上周四(十月五日)在英國倫敦舉辦酒會團結英國工會支持香港自主工運,同場展出香港自主工歷史展覽。活動邀得英國工黨影子亞太事務國務大臣Catherine West 、英國全國工會聯盟秘書長 Paul Novak出席開幕致詞,呼籲團結英國工會力量,支持香港自主工人運動。
2021年10月3日,職工盟在鋪天蓋地的政治壓力下,召開特別會員大會通過解散,結束了31年歷史。其時秘書長李卓人已身陷牢獄,未能出席大會,但他在獄中發信給會員大會的工運姊妹弟兄,勉勵眾人不要因為目前困境而懷憂喪志:「任何組織最重要的是靈魂,不是軀殼,只要靈魂不散,附在我們每個人身上,Z希望仍在。」
香港企業最遲七月進行年度薪酬調整,大部分打工仔今年是否有人工加、加幅多少相信已塵埃落定。年初香港政府恢復通關,唱好經濟前景,大半年過去,僱員卻未見分到多少成果。統計處數字顯示,今年首季就業人士實質薪金指數僅得1.1%按年增長,微薄升幅彌補不了過去兩年的工資負增長。未來一兩個月企業將陸續釐定明年薪酬預算,僱主如果不想見到員工「返工諗轉工」,在經濟持續增長及通脹壓力升溫下,就要開出一個合理的調薪幅度,才能留住優質員工。
國安法實施三年以來,港府引入一系列「國家安全」的要求,由強制宣誓至國安法入職考試,一再以「國家安全」凌駕專業,引發公務員離職潮,過去三個財政年度有8,692名公務員辭職,數字屢創新高,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務員編制有多達18,806個空缺尚未填補。
過去數十年,香港自主工運由小小水滴開始,匯聚成河,形成一股力量,衝破重重隔阻,為香港社會帶來改變。 但是,今天這股力量卻遭遇巨大挫折。 自中國和香港政府於2020年引入「港區國安法」,當局將法律視
鄧卓文(Alex)是前香港資訊科技界工會主席,工會是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成立,為受政治抗爭啟發的「新工會運動」一員。他後來更當選職工盟副主席,風高浪急之下,一直留守至工盟召開特別會員大會通過解散,2021年10月移居英國。
2019年經歷反修例運動後成立的醫管局員工陣線(HAEA),曾經在疫症爆發之初發動醫護大罷工要求封關救港,羅卓堯 (Ivan) 便是時任工會副主席。政治形勢急劇惡化, HAEA 亦成為政權眼中釘,羅卓堯在2021年9月辭去工會職位後,離港前往英國。現時在英國NHS當護士的羅卓堯,早前亦加入了當地護士工會延續工運之路。
香港勞權監察今日(5月18日)發布《2022年香港勞工狀況》報告,指出由於工會和勞工團體被大規模消失,公民社會受到重創,工人難以有效影響政府的勞工政策。另一邊廂,當局的因應疫情引入的勞工法例及政策亦加劇既有社會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