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判先囚|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 《蘋果》六新聞工作者被囚逾900日

黎智英被控違反國安法的案件在去年12月18日正式開審,至少6個國家領事代表到庭旁聽,各國傳媒大篇幅報導案件,令香港新聞自由與人權狀況再度引起國際關注。《蘋果》案是香港開埠以來針對新聞界的最大規模搜捕,除了黎智英外,同案牽涉6名《蘋果日報》前員工均為資深新聞工作者,在《蘋果》負責管理與編採工作,包括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兼《蘋果日報》前社長的張劍虹、前副社長陳沛敏、前總編輯羅偉光、前執行總編輯林文宗、前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及前社論主筆楊清奇,他們早前已承認控罪。6人自2021年6月17日陸續被捕,截至1月12日,「未判先囚」最長已940日。由於判刑要待黎智英審訊完成後,法庭才擇日處理,他們尚要還押多久仍是未知數。

通脹蠶食人工 倡2024年加薪至少6.2%

踏入2024年,打工仔都期望新一年有人工加。多項薪酬趨勢調查顯示,香港僱員今年可望加薪2.2%至4.1%。不過,在扣除通脹後,實質加幅隨時所剩無幾。香港失業率過去一年多由高峰5.5%回落至2.8%,零售、飲食及旅遊業亦逐步復甦,但僱員卻未見分到多少成果。要留住好員工,合理的薪酬調整機制必不可少,我們建議僱主應按經濟增長數據及通脹率調薪,今年平均至少加薪6.2%。

海麗邨工潮六周年 逆權清潔工寫下外判制度新篇章

2017年12月27日,長沙灣海麗邨約30名清潔工人不滿遣散費被剝削,發起罷工,十日後取得勝利,工人拿回應有權益,並獲即時改善薪酬條件。這場原先不受注視的工潮,憑著工友眾志成城,贏得漂亮一仗,不但為之後連場同類工潮起了示範作用,更引發社會關注政府外判工人處境,迫使政府改革外判制度。今日是海麗邨工潮六周年,在工運被打壓、勞權低落的當下,逆權清潔工的精神尤其值得記取。

流散公民專訪┃ 資深社區組織者林懷燿

半生在英國服務華人,資深社區組織者林懷燿說:「我在華人社區工作四十多年,華人社區生態對我來說以四個字便足以形,就是:『一潭死水』,每當有人出來爭取社會公義,僑領便隨即出手打壓,這方面我可給你無數例子,情況令人窒息。這幾年香港人來到英國,香港人的Be Water正沖擊上一代的華人社區,希望能將這潭死水沖活。」 他希望香港人與同樣遭受迫壓的社群連成一線,爭取權益,更寄語香港人不要被生活消磨至冷待社會,要繼續發揮香港人精神,毋忘初心,對抗極權。

英國工運聲援47人案被告  

47人案再度開審,全球各地均有聲援行動,日前(11月26日)英國勞工組織前往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外舉行集會,逾百人參加。是次行動得到十多個英國工會及在英港人團體支持。

收費高 回報低 MPF保證基金無保證? 

用以衡量強積金(MPF)收費水平的平均「基金開支比率」(Fund Expense Ratio,FER)最新降至1.35%,強積金管理局早前發文大力吹噓,但隻字不提基金整體回報表現。據積金局最新資料顯示,頭十位最高基金開支比率的基金,全部五年期累積回報均見紅,當中八隻為保證基金,包括收費最高的萬全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最新基金開支比率3.39%,但扣除費用後基金五年累積虧損卻高達11.18%,收費與表現形成強烈反比。

教協走最後一里路 半世紀維護教師權益為公義發聲

1973年成立的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於2021年9月通過啟動解散程序,經過兩年時間核數及變賣資產,近日落實向9.5萬名會員及榮譽會員,每人派發3190元。教協向會員發出的信件形容,這是教協最後一項會務,在完成相關程序後,會向勞工處職工會登記局遞交解散通知,正式為有50年歷史的教協劃一句號。教協多年來不但為教師爭取合理權益,秉持為人師者言傳身教,在大是大非上從不缺席,平反六四、爭取普選到反修例等重大社會議題也勇於發聲,最終被政權趕上絕路。教協從小型工會發展至全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縱然到今天已行至水窮處,但半世紀走過的路並沒有白行。雪泥鴻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兩年逾1600項拖欠工資定罪 九成罰款了事 僅一人判即時監禁  

香港目前欠薪最高罰款35萬元及監禁三年,政府聲稱罰則具阻嚇作用,但法庭實際判決又如何?翻查過去24個月,香港共有1,685項拖欠工資或裁斷款項的定罪紀錄,大部分定罪傳票只是罰款數千元了事,其中最輕僅罰800元。過去兩年來,僅有一名公司董事被判即時監禁四個月,另有公司八個月內三度因欠薪被告上法庭,但涉案董事最後只被判緩刑,毋須入獄。政府一直強調欠薪是嚴重刑事罪行,但違規僱主一次又一次被放生,難怪「有汗出無糧出」問題多年未見改善。 

1 ... 12 13 14 15 16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