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4年,打工仔都期望新一年有人工加。多項薪酬趨勢調查顯示,香港僱員今年可望加薪2.2%至4.1%。不過,在扣除通脹後,實質加幅隨時所剩無幾。香港失業率過去一年多由高峰5.5%回落至2.8%,零售、飲食及旅遊業亦逐步復甦,但僱員卻未見分到多少成果。要留住好員工,合理的薪酬調整機制必不可少,我們建議僱主應按經濟增長數據及通脹率調薪,今年平均至少加薪6.2%。
2017年12月27日,長沙灣海麗邨約30名清潔工人不滿遣散費被剝削,發起罷工,十日後取得勝利,工人拿回應有權益,並獲即時改善薪酬條件。這場原先不受注視的工潮,憑著工友眾志成城,贏得漂亮一仗,不但為之後連場同類工潮起了示範作用,更引發社會關注政府外判工人處境,迫使政府改革外判制度。今日是海麗邨工潮六周年,在工運被打壓、勞權低落的當下,逆權清潔工的精神尤其值得記取。
半生在英國服務華人,資深社區組織者林懷燿說:「我在華人社區工作四十多年,華人社區生態對我來說以四個字便足以形,就是:『一潭死水』,每當有人出來爭取社會公義,僑領便隨即出手打壓,這方面我可給你無數例子,情況令人窒息。這幾年香港人來到英國,香港人的Be Water正沖擊上一代的華人社區,希望能將這潭死水沖活。」 他希望香港人與同樣遭受迫壓的社群連成一線,爭取權益,更寄語香港人不要被生活消磨至冷待社會,要繼續發揮香港人精神,毋忘初心,對抗極權。
香港人來到英國打工,人生路不熟,需要重新適應的事情實在不少。有時急於搵工,未清楚細節便上班,更可能弄得焦頭爛額。防身有術,如能在開工前認識多些英國的職場規則及勞法知識,自然可減少日後煩惱。以下試為大家介紹開工前要注意的八大事項:
用以衡量強積金(MPF)收費水平的平均「基金開支比率」(Fund Expense Ratio,FER)最新降至1.35%,強積金管理局早前發文大力吹噓,但隻字不提基金整體回報表現。據積金局最新資料顯示,頭十位最高基金開支比率的基金,全部五年期累積回報均見紅,當中八隻為保證基金,包括收費最高的萬全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最新基金開支比率3.39%,但扣除費用後基金五年累積虧損卻高達11.18%,收費與表現形成強烈反比。
1973年成立的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於2021年9月通過啟動解散程序,經過兩年時間核數及變賣資產,近日落實向9.5萬名會員及榮譽會員,每人派發3190元。教協向會員發出的信件形容,這是教協最後一項會務,在完成相關程序後,會向勞工處職工會登記局遞交解散通知,正式為有50年歷史的教協劃一句號。教協多年來不但為教師爭取合理權益,秉持為人師者言傳身教,在大是大非上從不缺席,平反六四、爭取普選到反修例等重大社會議題也勇於發聲,最終被政權趕上絕路。教協從小型工會發展至全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縱然到今天已行至水窮處,但半世紀走過的路並沒有白行。雪泥鴻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香港目前欠薪最高罰款35萬元及監禁三年,政府聲稱罰則具阻嚇作用,但法庭實際判決又如何?翻查過去24個月,香港共有1,685項拖欠工資或裁斷款項的定罪紀錄,大部分定罪傳票只是罰款數千元了事,其中最輕僅罰800元。過去兩年來,僅有一名公司董事被判即時監禁四個月,另有公司八個月內三度因欠薪被告上法庭,但涉案董事最後只被判緩刑,毋須入獄。政府一直強調欠薪是嚴重刑事罪行,但違規僱主一次又一次被放生,難怪「有汗出無糧出」問題多年未見改善。
英國已經踏入秋季,天氣一下子就轉涼不少,大家朝早起身返工都有少少掙扎吧!這種天氣最令人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會病倒。那麼英國勞工法例又點樣保障患病僱員的權益?我們為大家簡單解釋一下。 首先與
1997年10月29日,臨時立法會廢除集體談判權條例。條例在香港主權移交前由時任立法局議員李卓人以私人法案形式提交並獲通過,但短短四個月便被廢除,曇花一現。缺乏集體談判權的保障,打工仔權益多年來飽受剝削,影響深遠。今年是廢法26周年,香港勞權步入冰河期,集體談判不但漸行漸遠,「勞動三權」中另外兩權-自由結社權及罷工權亦逐步被閹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