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不景氣,報導指,已有建築師樓開始要求員工每月須放指定日數無薪假。如果經濟差落去,令人擔心可能有更多行業遭殃。打工仔都係時候學定幾招防下身。當經濟環境變差,員工被要求放無薪假,到底有無權拒絕呢?
2024年法國國會大選,出現了出乎意料結果,左翼聯盟力壓極右派。 依所得席次:第一是泛左聯盟「新人民陣線」(下文簡稱NFP),第二是總統陣營「在一起」(Ensemble,下文稱總統陣營),第三是選前民調高企且挾著歐洲議會勝果卻翻車的極右「國民聯盟」(下文簡稱RN)。究竟是甚麼因素令選情勢如破竹的RN情勢急轉直下?本文將作分析。
香港在2023年6月至8月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季,勞工處去年5月首推《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卻被批評對工人保護不足,僱主更屢被發現未按指引提供休息時間。當局早前修訂指引,包括將「工作暑熱警告」與天文台「極端酷熱天氣特別提示」掛鈎,並調整暑熱警告的取消機制,避免再出現警告「彈出彈入」情况。不過,指引沒法律效力以致阻嚇力不足這問題癥結並未一併處理,令指引形同虛設。
2024年巴黎奧運會進入倒數階段,體育運動是奧運會的核心,但奧運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作為四年一度全球觸目的國際盛事,更有義務倡導人權,透過重塑普世價值向侵害人權的政權施加道德壓力。事與願違,過去不少大型體育賽事涉強迫勞動的爭議,如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球場建設被揭勞役剝削工人,2024年歐洲國家盃贊助商涉及維吾爾族強迫勞動等,而巴黎奧運的贊助商之一的阿里巴巴亦被指開發維吾爾人面部識別工具,助中國政府追蹤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
近日英國多地的極右翼反非法移民示威持續,部分針對清真寺及收容難民的酒店,多場示威演變成騷亂,出現搶掠及縱火,至今近400名示威者被捕。首相施紀賢強烈譴責示威者針對穆斯林和難民是極右暴行,會全力將參與者繩之於法。面對極端右翼暴行,英國各大工會包括工會聯盟(Trade Union Congress, TUC) 、公共服務工會(UNISON)、全國鐵路、海事及運輸工會(National Union of Rail, Maritime and Transport Workers,RMT)、公共及商業服務工會(Public and Commercial Services Union,PCS)等紛紛表態,譴責一切針對移民的恐嚇及暴力行為,部分工會支部更積極組織會員參與對抗種族主義的示威集會。
2019年香港政府宣佈修訂《逃犯條例》,為香港帶來史無前例的災難。面對暴政,香港人前仆後繼捲入抗爭,五年前的今日,35萬人響應網上號召參與8.5大罷工,在港九新界七區集會締造歷史。罷工是打工仔最強的武器,這次跨行業的政治罷工,有別於過往因勞資糾紛而發動的罷工,數以十萬計市民為履行公民責任,無懼秋後算帳,齊心站出來,寫下香港抗爭史上重要一頁。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日前涉歧視工會解僱 身兼香港記者協會主席的記者鄭嘉如 ,根據《僱傭條例》,僱主阻止或阻嚇僱員參與工會;或因僱員參與工會而終止僱傭合約,即屬犯罪。然而,僱主會肆無忌憚辭退員工,撇除政治因素,還因現行法例下舉證門檻高,定罪個案屈指可數。WSJ今次公然向參與工會的員工開刀,明顯抵觸法律,當局若在此事上輕輕放過,令人憂慮會令更多無良僱主爭相仿傚。
全球最大工會國際工會聯盟(ITUC)最近發表《2024年全球權利指數》,對全球151國家的勞工權利狀況作出評級,報告顯示香港再次被評為第五級「工人權利無保障」的國家或地區,其評級與報告中被評為十大對工人最差的部份國家或地區,如印度、孟加拉、菲律賓等同級。而新加坡評分較香港佳,屬第二級,與紐西蘭、芬蘭、荷蘭等同級。
《華爾街日報》母公司的工會出版業獨立僱員協會(The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of Publishers' Employees, IAPE)昨日發起一人一信行動,向WSJ主編Emma Tucker發出聯署信,要求資方恢復鄭嘉如原有職位,並要求管理層公開交代解僱鄭的決定。
中國新疆集中營強迫勞動備受國際關注,早前英國倫敦上訴院裁定,英國國家打擊犯罪調查局(the National Crime Agency,NCA)拒絕調查與強迫維吾爾勞工相關的進口貨物屬違法,判決意味官方須重新考慮對案件展開調查。與此同時,牽涉採用新疆棉的中國快時尚電商SHEIN繼在美國申請上市膠著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該公司向英國監管機構秘密提交在倫敦證交所上市申請,人權組織「停止維吾爾種族滅絕」(Stop Uyghur Genocide,SUG)要求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終止有關上市計劃。SHEIN一再碰壁後,現傳出將以香港掛牌上市作後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