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工運聲援47人案被告  

47人案再度開審,全球各地均有聲援行動,日前(11月26日)英國勞工組織前往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外舉行集會,逾百人參加。是次行動得到十多個英國工會及在英港人團體支持。

教協走最後一里路 半世紀維護教師權益為公義發聲

1973年成立的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於2021年9月通過啟動解散程序,經過兩年時間核數及變賣資產,近日落實向9.5萬名會員及榮譽會員,每人派發3190元。教協向會員發出的信件形容,這是教協最後一項會務,在完成相關程序後,會向勞工處職工會登記局遞交解散通知,正式為有50年歷史的教協劃一句號。教協多年來不但為教師爭取合理權益,秉持為人師者言傳身教,在大是大非上從不缺席,平反六四、爭取普選到反修例等重大社會議題也勇於發聲,最終被政權趕上絕路。教協從小型工會發展至全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縱然到今天已行至水窮處,但半世紀走過的路並沒有白行。雪泥鴻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集體談判權廢除26年 勞動三權還剩多少?

1997年10月29日,臨時立法會廢除集體談判權條例。條例在香港主權移交前由時任立法局議員李卓人以私人法案形式提交並獲通過,但短短四個月便被廢除,曇花一現。缺乏集體談判權的保障,打工仔權益多年來飽受剝削,影響深遠。今年是廢法26周年,香港勞權步入冰河期,集體談判不但漸行漸遠,「勞動三權」中另外兩權-自由結社權及罷工權亦逐步被閹割。

流散工運人專訪 | 何偉航從職工盟到英國TUC的工運旅程 

提起何偉航 (Stanley)這名字,與當年一場轟動全港的碼頭工潮總是分不開。經歷風風火火之後,他卻選擇了轉職較低調的教育幹事崗位,以不同方式貢獻工運。直至2019年反修例運動爆發,受到時代的召喚,他毅然代表工黨參選區議會,由工運路走上參政途。國安法立法後形勢急轉直下,跟眾多區議員同僚一樣,他在2021年因拒絕宣誓決定辭任並遠赴英國。

紮鐵工潮16年  

2007年的盛夏, 逾千紮鐵工人用淚與汗維權,為香港工運寫下新篇章。歷時36天的紮鐵工潮,是2013年碼頭工潮以外,香港最大規模的罷工。16年過去,本港工會運動陷入前所未見的低潮,紮鐵工潮值得記取的不僅是工人工資有多少升幅、工時減了多少,更重要是為日後連場工運起了示範作用,特別在今時今日的政治寒冬下,回顧當年一役,更有啟發。

平台經濟興起 多國改革勞法保障平台工人 港府兩年原地踏步

裁定物流平台公司「Zeek斑馬到家」六名送貨司機追討欠薪得值,首次確立確立平台工作者並非自僱的案例,對同業極具參考價值。事實上,勞工及福利局兩年前已表示計劃透調查了解平台工作者的情況,但時至今日勞工處仍在蒐集數據的階段。反觀其他國家,早推出一系列政策改革保障平台工人權益,其中西班牙於2021年率先立法確立外賣車手僱員身份,歐盟更擬立法確立平台工作者的僱員身份。

1 ...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