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殤紀念日|提高罰則兩年成效不彰   致命工傷定罪最高僅罰12萬

過輕的問題,至今仍遭詬病。最新數字顯示,新例由2023年4月28日生效以來,截至2月底,勞工處就25宗工業意外引用新例提出檢控,其中4宗已完成法庭程序並定罪,涉及16張定罪傳票,最高僅罰12萬元.僅佔新例最高罰則300萬元的4%  。在過去三個財政年度,針對致命工業意外的定罪傳票,每張判處的平均罰款一直維持在2萬多元,未見顯著提高,修例阻嚇力明顯不足。

香港工業意外去年奪23人命,修例成效存疑

新年剛過, 香港接連發生嚴重工業意外,令人痛心。啟德地盤棚架倒塌、驗船師墮海喪命,接連奪走寶貴生命。2023年,港府修例加重刑罰,冀減少工傷事故,然而過去一年最少23人因工業意外死亡,數字與往年無異,職安健傳票的平均罰款僅8,700元,與2022年幾乎一樣,修例阻嚇力備受質疑。

首辦移英港人職安健講座 工會專家教路應對疑難

感謝UNISON的支持,跟我們一同舉辦「職業健康及安全你要知」移英港人線上講座。UNISON特別安排其職業健康及安全專家,為參與線上講座的港人講解英國職業安全知識,僱主在勞工法例下應有的責任,以及遇到工傷時應有處理方法。

工業意外兩月奪九命 提高罰則阻嚇力存疑 

連發生致命工業意外,近兩個月最少奪走九條人命,最新一宗發生在9月24日,兩名工人在地底工作疑吸入沼氣死亡,警方初步調查發現事件中工程經理涉疏忽。近年工傷數字高踞不下,去年各行業共有32,026宗職業傷亡個案,造成266人死亡,數字創十年新高。政府今年4月通過修訂職安健條例,針對嚴重個案提高罰則,意味在這個日子後的工業意外都會用經修訂的罰則追究,但修例後奪命意外反而有增無減,加強罰則所起的阻嚇作用成疑。 

職安健修例通過   由罰款無上限降至最高1,000萬 

香港職安健條例過去二十多年被批評刑罰偏低,立法會今日(19日)三讀通過修例,將嚴重違法個案的最高罰款由50萬元增至1,000萬元。罰則表面看似提高不少,但較2019年初政府建議將罰款與營業額掛勾,其實大大倒退。政府在商界壓力下,同時將循簡易程序審訊的罪行檢控期限,由建議的一年縮減至九個月。修例拖拉多年,打工仔的職安保障卻比原先設計「大縮水」。 

人命被賤待,誰之過?  

現行職安健條例的罰則已逾二十年未作修訂。政府早於2017年施政報告已宣佈檢討職安健條例罰則。這五年間,最少發生89宗致命工業意外,奪去了95條人命,如果政府能及早果斷修例嚴懲違例僱主,當中一些意外或可避免,對於失去摯親的家人來說,這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和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