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A|【勞權透視】社會資源分配不公 隱藏更大的政治權力不公

香港樂施會發表新最報告,揭示香港社會貧富差距嚴重惡化,數字增幅十分驚人。報告顯示,現時香港最新貧窮人口是139萬人,貧窮率達到20%。即是說,現在每五個香港人之中,就有一個生活在貧窮線之下。過去五年間,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住戶的入息差距,更是急劇飆升,由2019年相差34.4倍擴大至今年的81.9倍。

比較各地最低工資 工作一小時可買多少個巨無霸?

連鎖快餐店麥當勞向來是打工仔「糧尾恩物」,從前十元八塊一個漢堡便能解決一餐,隨著工資追不上物價增長,基層可能連麥記都吃不起。2024年最新「巨無霸指數」最近出爐,我們嘗試對比各地最低工資能在當地買多少個巨無霸,把不同地方基層人士的生活水平具體呈現。結果發現,雖然瑞士的巨無霸貴絕全球,但當地最低工資時薪可買到3.5個,英國一小時最低工資亦可買到2.54個巨無霸,反觀香港一個巨無霸售24元,最低工資時薪40元卻只買到1.7個。若果想豐富點食套餐可以嗎?抱歉,香港最低工資時薪連一個44元巨無霸餐也買不到!

工黨當選,英國勞工政策將出現什麼轉變?

英國大選結果揭盅,一如所料工黨以壓倒性姿態獲勝,650名下議院議席中取得超過400席。工黨上場,結束保守黨長達14年的執政,英國勞工政策將出現什麼改變?工黨在選舉中推出的「新政—使工作獲合理回報的工黨計劃」(New Deal—Labour’s plan to make work pay )勞工政綱,承諾上場百日內取締剝削性的零工時合約 (Zero-hours contracts)、防止僱主以「先解僱、再聘用」(Fire and rehire)的不良手法剝削工人,以及劃一不公平解僱、育兒假、病假的領取資格。

數據分析|最低工資方程式引入經濟增長因素 過去13年平均每年僅加0.13%

香港最低工資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美其名讓僱員共享經濟繁榮,現實是玩弄數字遊戲,加薪還要「過三關」。根據統計處數字作分析,最低工資由2011年推行至今,若按新設方程式計算,在「經濟增長」因素部分,有多達9年員工薪酬不獲調整,餘下4年合計加薪1.67%,即過去13年平均每年僅加0.13%。由此推論,日後最低工資調整在經濟增長部分很可能長期「食白果」。

流散公民專訪┃ 前職工盟幹事夏希諾 在澳延續香港工運精神

人在異地大家總會掛念家鄉親人、朋友或者美食,但服務社區多年的前職工盟幹事夏希諾,卻二話不說指離港後最放不下是荃灣石圍角的一班街坊,人在澳洲至今仍留意石圍角的人和事,升降機加建後運作正常?街坊生活安好?跟不少離散的香港人一樣,Helix同樣人到中年需突然離開故土,慶幸是年輕時閱歷並沒有白費,於2022年再次踏足澳洲,回到初衷,重投工運行列,為移澳港人的勞工權益發聲。

最低工資新機制|一年一檢再拖兩年  出橫手壓抑工資增長

香港行政會議通過將最低工資由每兩年檢討一次,改為一年一檢,並引入方程式,與本地生產總值(GDP)和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兩大數據掛鈎,但前者設增幅上限,而首個按新機制得出的最低工資更要延至2026年5月1日才生效。政府表示,反映經濟增長因素上限封頂1%,而且有關增幅要先扣除過去十年平均增幅,及加幅只能佔增長的百分之二十。

我們按政府數字統計,最低工資實施以來,只有四年(2011、2017、2021及2023)能符合此規定,獲通脹以外額外增幅。但七除八扣之後,工人分享的只得「餅碎」。假設當年經濟增長3%,過去年平均增幅為2%,最低工資可獲通脹以外額外增幅僅為: (3-2)x 20%= 0.2%。如果當年甲類物價指數為2.5%,則最低工資增幅2.7%。

/

報告﹕港府肆意打壓工會持續 嚴重削弱香港勞工權益

香港勞權監察今日(4月24日)發布《2023年香港勞工狀況》報告指出,香港面對作為中國及外地樞紐的獨特角色漸失,勞動人口急劇老化,經濟前景一片暗淡。同時,港府繼續利用國安法肆意打壓工會,過去三年逾二百工會被迫解散,2022年加入工會人數較2019年減少7%,工會規模縮小,工會平均會員人數減四成,只得或少於50名會員的「蚊型工會」數目則由287個增加至813個,上升達三倍。加入工會人數下跌,工會零散化,令工人難以團結,爭取權益。

AI搶飯碗︳報告指香港首當其衝全球湧勞資爭議  工會如何反制? 

人工智能(AI)浪潮席捲全球,作為打工仔的你又有否感受到威脅?美國荷里活去年迎來63年來首次演員及編劇工會聯手「雙罷工」,抗衡AI搶飯碗。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酒店工會憂慮僱主逐步以AI取代真人,去年底亦一度醞釀罷工。AI蠶食職位的問題陸續浮現,有研究更指,香港將是全球最受AI影響的地區,近30%全職職位或會被AI取代。潮流不能逆轉,如何與AI共存,已成勞動市場一大重要課題。